
第二单元 焕发青春活力———七年级下册统编版(2024)期末四步复习法 第一步:学习目标整合 学习目标 第三课 人贵自尊 1.自尊的含义 2.自尊的表现 3.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5.学会尊重他人 第四课 自信给人力量 1.自信的内涵 2.自信的表现 3.自信的作用 4.新时代青少年的自信从何而来? 5.为什么要做自信的人? 6.如何做自信的人?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1.自强的含义 2.自强的作用 3.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4.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第二步:思维导图回顾知识 第三步:重难知识易混易错 第三课 人贵自尊 (一)人须有自尊 1.自尊的含义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们便会感到快乐。 2.自尊的表现 ①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 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 ②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自尊的人是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做到行己有耻;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 ③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自尊的人不为名利所惑,不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能够真诚面对自我,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例题】 1.孔子说:“行己有耻、有耻且格。”顾炎武在《日知录·廉耻》中也讲过:“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古代信奉廉耻观的官吏,总能守身如玉地砥砺前行,换得一身清白。“行己有耻”要求我们( ) ①知廉耻,懂荣辱②树立底线意识 ③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④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行己有耻的要求。依据教材知识,行己有耻要求我们知廉耻,懂荣辱,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故①②③说法正确;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是止于至善的要求,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句话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 A.自信让我们远离自负和自卑 B.自尊要知廉耻,明是非 C.做人要增强自身实力,婉拒别人的帮助 D.做人要学会感恩,感激别人的帮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尊的表现与要求。分析题文可知,“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强调人应有气节和尊严,拒绝不义之财或侮辱性施舍,体现了自尊的要求,自尊要知廉耻,明是非,故B说法正确;题干未体现自信;做人要学会感恩,故AD不符合题意;“婉拒别人的帮助”说法太绝对,我们可以接受别人的帮助,故C说法错误;故选B。 做自尊的人 1.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在学习上,我们应努力充实自己,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历练自己,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个人修养。 3.学会尊重他人 (1)原因: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做法:①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②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例题】 1.“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做。下列古语所表达的思想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