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二)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基础练] 1.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会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生存 B.排放到水体中的大量化肥会造成富营养化 C.臭氧层变厚意味着人类更易遭受紫外线影响 D.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水泥的生产等过程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加剧温室效应 解析:酸雨会改变环境pH,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生存,A正确;排放到水体中的大量化肥,会造成水体富含N、P等元素而富营养化,B正确;平流层中的臭氧可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C错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水泥的生产等过程导致大气中CO2浓度的大量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温室效应,D正确。 答案:C 2.(2024·湖南岳阳下学期期末检测)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B.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C.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产者的数量 D.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 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的循环形式是CO2,A正确;碳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具有全球性,“碳中和”是全球性的,不只依靠单独的生态系统,B错误;实现“碳中和”,可以通过增加生产者的数量,提高生产者对二氧化碳的消耗,C正确;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可能会造成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D正确。 答案:B 3.下列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的是( ) A.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B.控制人口数量 C.提高人口素质 D.大力发展经济 答案:C 4.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过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 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CO2浓度升高导致的,而人类过度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会导致CO2浓度升高,A正确;草原生态系统退化,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活的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B正确;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主要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或人类持续排污有关,D错误。 答案:D 5.如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由题图信息可知,四个国家中,③的出生率较高,而死亡率相对较低,自然增长率最高,故选C。 答案:C 6.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A 7.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