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0801

10.1 浮力 ---2024-2025学年人教2024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同步课件(内嵌入5个视频)(45页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530903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1,课件,45页,视频,5个,嵌入
  • cover
(课件网) 10.1 浮力 第10章 浮力 人教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展示一些生活中与浮力有关的现象图片或视频,如:轮船在大海中航行、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下沉、氢气球在空中上升、人在死海中漂浮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现象,提问:“为什么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氢气球为什么会上升?这些物体都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 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进行一个小实验:将一个乒乓球放入一个空杯子中,向杯子里倒水,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让学生亲身体验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力而浮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浮力。 (二)新课讲授(25 分钟) 浮力的概念 讲解: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强调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是浸在其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受到浮力的例子,如在水中游泳的人、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空气是气体,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等,加深学生对浮力概念的理解。 浮力产生的原因 以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为例,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正方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 F 向下 ,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 F 向上 。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下表面所处深度大于上表面,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浮力,即 F 浮 =F 向上 F 向下 。通过受力分析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物体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没有液体进入,此时物体是否受到浮力?通过这个问题,加深学生对浮力产生条件的理解。 浮力大小的测量 ——— 称重法 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 G ,然后将物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讲解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重力 G 、浮力 F 浮 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根据力的平衡知识, F 浮 =G F 。这种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叫做称重法。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称重法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准确读取示数并记录数据。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思考浮力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探究问题 “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猜想,学生可能会提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物体的重力、物体的形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大烧杯、水、盐水、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圆柱体)、细线等。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来探究浮力大小与各个因素的关系。确定实验方案: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保持液体密度不变(使用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同一物体,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改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测量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 F 浮 =G F 计算出浮力大小,分析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保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用弹簧测力计悬挂同一物体,将物体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测量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算出浮力大小,比较在不同密度液体中浮力的大小。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重力的关系:选取重力不同但体积相同的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它们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将它们浸没在同一液体中,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计算浮力大小,分析浮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 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块橡皮泥,先将其捏成正方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