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口市桥东区初三模拟 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2小题每题3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我们充分体会到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7岁的王永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名盲人代表。履职中,他会收到有关部门专门为他定制的盲文版建议答复;到北京开会,大会专门为他准备了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愿为一人”的关怀,映照“不落一人”的广泛。王永澄的经历映照出 ①我国民主的真实和广泛 ②人民民主的真谛是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③我们对特殊群体的尊重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号牛肉面”“告诉董事长,来碗肉汤饭”“39元辣椒炒肉盖饭”……这是有些小店为保护处境困难者的自尊心,提供免费餐设置的“暗号”。这些“暗号的设置 ①落实了明礼遵规的道德准则 ②为小店带来更多的收入 ③体现了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④践行了友善的价值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四个场景共同教育我们要 宪法诵读 宪法宣传 宪法宣誓 宪法宣讲 A.丰富宪法内容 B.增强宪法意识 C.加强宪法监督 D.严格宪法修改 2024年10月,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巷虽窄,但其中蕴藏的理念,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世人。据此,完成5-6题。 5.“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封书信,成就一条名巷。“六尺巷”彰显了 A.讲仁爱、尚和合的核心理念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D.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6.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推广安徽“六尺巷”等调解工作法,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焕发出蓬勃生机和力量。其表达的理念有 ①不礼让是违法行为 ②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③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④传统美德内涵很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加大职务犯罪惩治力度,2024年1月至11月起诉职务犯罪2.3万余人,同比上升33.9%。最高检受理国家监委移送起诉原中管干部45人,指导地方检察机关对42名原中管干部提起公诉,其中包括孙志刚、王宜林、李再勇等30名原省部级干部。由此可知 ①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②维护权利应守程序 ③行使权力不懈怠、不推诿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今天,从倾力投入“卡脖子”技术攻关,到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再到在产品中加入更多中国元素……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展现爱国情怀途径更多,践行报国之志舞台更广……这得益于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B.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D.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围绕我国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的推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出台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杜绝大气污染→达成碳中和目标 ②发展绿色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③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口结构持续优化 ④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