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1601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预学检验+课堂导学(课件)(共5份打包)2025-2026学年人教九年级物理全册

日期:2025-05-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37241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十七,物理,九年级,人教,学年,2025-2026
    (课件网)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预学检验 新旧衔接 1.将下图填写完整。 电流 阻碍 电压 电阻 2.电路中的电流可以用_____测量,测量时,该仪器要____联在电路 中;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可以用_____测量,测量时,该仪器要____ 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串 电压表 并 3.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_____,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_和 _____。 电阻 电流 电压 4.如图所示是一些用电器的电流,根据我们的经验猜想:其他条件不变 时,电压越大,电流越____;其他条件不变时,电阻越大,电流越____。 大 小 预学新知 1.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使用_____(填“同一”或“不同”) 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_____ _____,测出几组电压和电流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定值电阻的 图像,可得结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 _____。 同一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成正比 2.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用_____(填“同一”或“不同”) 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_____ _____不变,测出几组电阻和电流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定值电阻的 图像,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 _____。 不同 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成反比 课堂导学 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进一步熟悉探究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3.会观察、收集、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尝试采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 4.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请思考:流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存在怎样 的定量关系? 课堂任务1 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猜想: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因此猜想: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 流越____。 大 2.实验设计 (1)控制导体的_____不变,改变_____,从而改变 _____,根据测得的数据总结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阻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中的电流 (2)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_____(作用: _____)、_____(作用:_____ __)、_____(作用:_____)。 电流表 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 电压表 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实验电路图如图。 3.进行实验:按图连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下几组 电压和电流数据。 4.数据处理:①求出实验数据中每组数据的比值,会发现每组数据的比 值都_____(填“相等”或“不等”),由此可得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 关系。②用描点法画出定值电阻的 图像,图像是一条_____ ___,由此可得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相等 过原点的直线 5.实验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 ___。 成正比 归纳总结:(1)本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这是处理多因素问题的常用 方法;(2)本实验一是利用数学中“找规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是通过图像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然后进行分析。图像法是处理实验数 据的常用方法,要注意领会。 例1 图甲是“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 (1)检查发现连接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甲中将这根 线打上“×”,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答案] (2)电路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至最____(填“左”或“右”)端。 左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 电压,则故障可能是:待测电阻发生了_____(填“短路”或“断路”)。 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实验 数据如表所示。表中空白处电压如图乙所示,该示数是____ 。根据表 中数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