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情境导学 想一想 16世纪初,伦敦商人约翰·温彻康布拥有一个近千人的手工工场,工人分为织工、纺工、梳理工、修整工、染工、砑工等。随着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生产者难以为继,沦为工场主的雇工。 @知识梳理 填一填 知识点1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背景 (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 ,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2)在 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租地农场: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3.手工工场 (1)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2)后来,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 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 。 4.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 ,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知识点2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富裕农民: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 、骑士等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市民阶层:城市中, 、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他们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6世纪英国的毛纺织手工工场 工场手工业时期,手工工场有分散和集中两种形式。早期大多是分散的手工工场,到16世纪,集中的手工工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除纺织业外,玻璃、肥皂、火药、造纸等行业也普遍采用手工工场的生产形式。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的主要特点 ①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分工细化,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②资本与劳动分离,雇主提供生产工具,工人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典例解析 练一练 例1 下面是某同学在预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时设计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手工业行会 B.租地农场 C.手工业者 D.工厂制度 【点悟】 本题考查西欧农村生产组织的资本主义化。随着土地的集中经营,新的雇佣生产关系开始形成,产品逐渐面向市场,这是租地农场的生产经营方式。 例2———一些西欧商人绕过行会,自己购买原材料提供给手艺人。在支付原材料和雇佣人力上压低价格,出售产品时抬高价格,以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封建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庄园经济的兴起 【点悟】 解答本题时,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购买原材料”“雇佣人力”“确保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西欧手工业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的特点。 变式训练 1.[2023攀枝花中考]根据下图呈现的历史现象,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出现 B.西欧封建制度彻底瓦解 C.租地农场逐渐走向衰败 D.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2.唯物史观 [2023达州中考]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细化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课时作业 (建议用时:20分钟) 测一测 1.[2023衡阳期中]11世纪以后,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的合法途径是( ) A.暴动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