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市2025年中招模拟考试(三) 历史试卷(开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 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4.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毁 圜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 海 字母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啟 1.下列发现可以说明龙在中国 长 文物名称 发现地 距今时间 石堆龙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 距今约有八千年 都 蚌龙 河南濮阳 距今约有六千年 黄土龙 内蒙古清水河 距今约有六千年 智 A影响深远 B.形象固定 C.分布集中 D.起源多元 2.在洛阳瀍河东关大街的文庙旧址前,保留着一块石碑,上书“孔 子入周问礼乐至此”九个大字,记载了春秋时期孔子千里迢迢从 山东曲阜来到洛阳向老子询问礼乐这一历史事件。该史事应该属于 A经济往来 B.政治变革 C.思想碰撞 孔子入周问礼碑 D.对外交往 3.汉武帝统治时期,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候,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侯 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这样,王国缩小,朝廷直辖土地扩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 的 的原因是 A.推恩之诏 B.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历史第1页(共6页) 4、在魏晋时期、受到中原先进农业技术的影响,河西地区的游牧族群也逐渐农耕化,实现 定居生活,以至“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由此可知 A.民族交融促进经济发展 B.政权并立导致社会动荡 C.经济发展推动国家统一 D.政治变革增强国家实力 5.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大大超过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主要经济都会都分布在南方,人口数量也以南方占绝对优势。这说明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商业贸易繁荣发展 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6.郑和自编的《针位编》是远洋航行的珍贵资料;他还对航海路线作了详细的描述,并绘 制了《郑和航海图》。这体现了郑和远航 A.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B.加强了各国友好交往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推动了航海事业发展 7.有学者指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自夏、商、周以下至清朝,政治实体衔接有序,均 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后一个朝代都自称是前一个朝代的继承者,这种种联系的叠加, 成为一个一脉相承的政治谱系。这意在说明中华文明具有 A和平性 B.统一性 C.创新性 D.连续性 8.这场战争的一系列条约,构成条约体系,将中国牢牢地禁锢在外国的特权之下;焚毁号 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标志着文明古国被彻底打败并遭到无情的羞辱。这场战争 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1915年以后,以“新”字命名的各种进步刊物和社会团体大量涌现,如《新申报》《新 湖南》、新民学会、励新学会等。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促进了 A.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 B.无产阶级觉悟的提高 C.知识分子进一步觉醒 D.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0.知识分子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拯救祖国的真正力量存在于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人, 特别是工人阶级身上,“到工人中去”成为当时一部分青年的口号。这一形势的出现直 接得益于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五四运动的发展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解放战争的爆发 历史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