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6325

14.2 欧姆定律 课件 (共61张PPT)2025-2026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09-1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092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2,2025-2026,物理,九年级,学年,欧姆
  • cover
(课件网) 14.2 欧姆定律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及其理解 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知1-讲 1 提出问题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实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图1)连接电路。 知1-讲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调节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不同位置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电表的示数。重复以上操作,获得多组数据。 知1-讲 实验数据 如表格所示。 实验次数 电阻/Ω 电压/V 电流/A 1 5 1 0.2 2 1.5 0.3 3 2 0.4 知1-讲 分析与论证 (1)数学方法: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增加几倍,电流增加几倍。但是每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数学上称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图像法:利用数学上的“描点法”, 在坐标图中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 图像,如图2所示。 知1-讲 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知1-讲 特别提醒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阻要一定,所以研究对象选定值电阻,而不能选灯泡,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知1-讲 实验要点 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进行对比实验。 知1-讲 易错提醒 实验结论不能说成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前者缺少了正比成立的条件“电阻一定”,后者混淆了结论的因果关系。 知1-练 例 1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小明设计了图3甲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 V,R为定值电阻。 知1-练 解题秘方:判断电路故障时,如果电流表没有示数,电路故障通常为断路;如果正确连接在电路中的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表明电压表到电源的两端没有断路,则跟电压表并联的那部分电路有断路。 知1-练 (1)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_____处。 解析: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S 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处于阻值最大处。 断开 最大阻值 知1-练 (2)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3 V,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已知导线、仪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 解析: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出现了断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 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连通的,那么出现的故障可能是电阻R断路。 电阻R断路 知1-练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小明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表示数U/V 1.0 1.5 2.0 2.5 电流表示数I/A 0.10 0.15 0.20 0.25 知1-练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用描点法画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像。 解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画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像如图4所示。 解:如图4所示。 知1-练 ②分析数据可得: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 解析:由表格数据知,各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或由 I-U 图像可知,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正比 知1-练 (4)在此实验中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通过改变_____来实现的。 解析:实验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知1-练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