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了解秦灭六国的经过及意义,知道秦能完成统一的原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知道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重难点: 1.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政权的措施。 2.难点: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梳理: ★一、秦灭六国: 1.原因:战国时期,各国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秦王嬴政为灭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 3.灭六国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4.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始王嬴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秦灭六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秦始皇统一后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以皇帝为中心中央集权制度:①皇帝制;②三公九卿制;③郡县制。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2)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秦朝统一文字的意义: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秦朝统一货币的意义: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意义:促进经济的发展。 (4)思想上:统一思想,焚书坑儒; (5)军事上:开拓边疆(派兵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设置桂林、南海、象等郡;派兵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使其管辖的范围大为拓展。 (6)其他: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并修筑贯通全国的交通网;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2.秦的疆域: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以下两则史料( ) 史料一 云梦竹简《编年纪》部分 (记录了十七年攻韩,十八年攻赵) 史料二 (王)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十八年,大兴兵攻赵…二十二年,王贲攻魏…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可以互相印证 ②都可以研究秦的统一 ③记录不够真实 ④都可以研究秦的暴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编年纪》是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一。它以年份为线索,完整地记录了墓主人“喜”的一生。根据图下,可以确定“喜”参加的战争是( ) A.春秋争霸战争 B.秦与匈奴的战争 C.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 D.秦的统一战争 3.1964年6月24日,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谈话中说:“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超过他的。”毛泽东高度评价秦始皇主要依据是( ) A.统一中国,建立帝制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轻徭薄赋,宽刑简法 D.勤于政事,与民休息 4.某位同学指令DeepSeek创作了一首历史歌曲,中的指令应是( ) 铁骑踏破函谷东 首创帝制贯长空 篆刻九州书同文 郡县制下废分封 虎符合一啸西东 驰道直道连九重 A.东汉的兴衰 B.商鞅变法 C.秦统一中国 D.焚书坑儒 5.以下措施共同反映了秦始皇重视( ) 地区 措施 北方 巡视北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东南 迁民至岭南,与南越、西瓯人杂居共处 西南 派使节到西南夷,加强联系,设置郡县 A.巩固统一 B.思想管控 C.制度创新 D.工程兴修 6.西周时期,庶众与周天子没有直接联系,“帝力于我何有哉”。秦朝以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