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6860

(新教材)7.11.2《犯罪与刑罚》(课件+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437076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教材,教材,7.11.2,犯罪与刑罚,课件,教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7.11.2《犯罪与刑罚》(教学设计) 课题 7.11.2《犯罪与刑罚》 单元 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防微杜渐,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重点 犯罪的特征、刑法的性质和作用。 难点 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预防违法犯罪,我们要坚决同犯罪行为作斗争。那么,刑法的内涵和作用是什么?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有哪些?刑罚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第二节 犯罪与刑罚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图片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93-95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刑法的内涵和作用?2、犯罪的基本特征?3、刑罚的内涵和类型? 4、如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犯罪与刑罚01探究一:生活观察 探究二:播放视频《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发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2025年5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规定了破坏黑土地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认定及入罪标准。②黑土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饭碗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近年来,盗挖、滥挖、污染黑土地等违法行为频发,严重威胁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③《解释》坚持严格依据刑法、刑事诉讼法和《黑土地保护法》的规定进行解释,准确把握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认真落实罪刑法定原则,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保依法严格公正审理破坏黑土地犯罪案件。探究三:知识探究刑法的内涵及作用是什么?点拨:①内涵: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②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二) 犯罪与刑罚02探究一:探究分享为何两个行为类似,但性质不同?点拨:①两种行为都涉及对他人身体的伤害,但由于伤害的程度不同,违反的法律不同,违法性质和所受处罚也不同。②行为一对他人造成了轻微伤害,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③行为二对他人具有严重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④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探究二:知识探究犯罪的基本特征(1)点拨:①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②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③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探究三:播放视频《上海警方捣毁一洗钱团伙,涉案金额近亿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洗钱是指将犯罪或其他非法违法行为所获得的违法收入,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转化,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洗钱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实施上述有关洗钱行为从而构成的犯罪。②公安部近日发布提示,一种通过购物卡转移涉诈资金的诈骗洗钱新套路,在全国多地高发。有诈骗分子利用购物卡不记名属性实施诈骗,先是诱使受害者购买购物卡,再获取卡号、密码,实施诈骗的同时进行“洗钱”犯罪。③202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审结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案件2.5万件4.8万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