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7543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 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共31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5382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年,课件,31张,南移,重心,经济
  • cover
(课件网)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 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综合训练 知识整合 线索 隋唐至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的经济发展 历史联系 (1)农业发展是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础;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2)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国家政策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线索 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南移 项目 人口迁移 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 (1)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 (2)人为因素,如战争、政府政策或政治变革等。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3)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4)统治者采取促进生产的措施。 项目 人口迁移 经济重心南移 概况 (1)北方各族内迁:受中原先进文化吸引,北方各族不断内迁。 (2)北方人民南迁到江南地区: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同步。 (3)大量人口流向边疆地区:元朝时,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朝廷调集大批军民迁移到边疆地区;乾隆末年,由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大量人口流向边疆地区。 (4)明朝组织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项目 人口迁移 经济重心南移 影响 (1)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促进了民族交融,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使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动,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4)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对城市、交通、贸易: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2)对人口分布:北方人口南迁促使南方人口增加、民族交融加强。 (3)对文化教育:经济重心南移促使文化重心南移,有利于南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江南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隋朝初年,户数增加了400多万,人口增加了1 600多万。当时垦田面积不断扩大,许多水利工程得到了修复,仓库丰盈,“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这反映了隋朝(  ) A.商业相当发达 B.经济高度繁荣 C.社会环境安定 D.皇帝奢侈腐化 B 2.(学史方法·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考古发现表明,唐代江苏宜兴涧潨龙窑烧制的产品比较简朴,以民间日常使用的碗、钵、罐、盘、灯盏为主。这可以用来说明唐朝(  ) A.瓷器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B.瓷器仅供宫廷使用 C.制瓷技术已居世界首位 D.瓷器主要用于出口 A 3.唐朝前期,敦煌地区不仅有西域商人的聚落,沿途还有不少供过往商人打尖住店的驿站。敦煌城内店肆林立,出现了“兴胡之旅,岁月相继”的景象。这说明,当时敦煌(  ) A.战略位置很重要 B.商业贸易发展 C.是北方经济中心 D.文学艺术繁荣 B 4. “吴中之民,开荒垦洼,种粳稻,又种菜、麦、麻豆,耕无废圩,刈(收割)无遗陇……所以吴中之农专事人力,故谚曰‘苏湖熟,天下足’,勤所致也。”这反映了宋朝(  ) A.引进高产优良品种 B.水稻种植面积增加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人民群众辛勤劳作 D 5.右图是宋代荷叶龟纹银杯,外壁上刻有“张家十分”的字样。“张家”是商家身份的标志,“十分”是宣传所打制的银器分量足、成色好的广告语。材料体现了宋代 (  ) A.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B.商品经济繁荣 C.书法艺术独具特色 D.海外市场广阔 B 6.唐宋时期,商业繁荣,客观上要求流通中的货币量与之相匹配,而唐朝以来的钱荒问题一直延续到宋朝,且北宋民间藏币风气流行,更加剧了钱荒的严重性。这说明(  ) A.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 B.商人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