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8356

第十三章 内能 学情评估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九年级物理全册

日期:2025-05-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4511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十三,内能,学情,评估,解析,2025-2026
  • cover
第十三章 学情评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舞 B. 夏天狂风暴雨 C. 秋天丹桂飘香 D. 冬天雪花飘落 2.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炉火烧水 B. 搓手取暖 C. 用暖手宝暖手 D. 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小荣用热水为妈妈泡脚的过程中( ) A. 通过热传递增加了脚的内能 B. 内能由脚传递给了水 C. 水的温度降低,水的比热容减小 D. 水的温度降低,所含的热量减少 4.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 ) A.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 B. 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 C. 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 D. 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 5.一些民间谚语蕴含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或民间谚语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存在引力 B. 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有间隙 C.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D. 春江水暖鸭先知———水温升高,鸭子在水中由热传递的方式先感觉到 6.以下过程不发生物态变化。初温相同的两块金属甲、乙吸收了相同热量后,甲的末温比乙的低。那么,初温相同的甲、乙放出相同热量后( ) A. 甲的末温比乙的低,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B. 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但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C. 甲的末温比乙的高,且可以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D. 无法判断甲、乙的末温哪一个高,且无法判断甲、乙比热容哪一个大 7.咸鸭蛋的一般制作方法: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鸭蛋变咸是一种扩散现象 B. 鸭蛋变咸是因为内部产生了盐 C. 只有蛋壳有裂缝的蛋才变咸 D. 鸭蛋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了鸭蛋里 8.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已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吸收热量后甲的温度升高了,乙的温度升高了,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 B. C. D. 9.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根据表中数据和生活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水 铝 煤油、冰 铁、钢 沙子 约 铜 A. 同种物质,比热容一定相同 B. 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C. 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的末温更低 D.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0.将一个温度为、质量为的物块放入温度为、质量为的水中,物块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物块吸收的热量小于水放出的热量 B. 物块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之比为 C. 前,物块吸收的热量是 D. 前,水放出的热量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1.(2分)周末,小亮同学的妈妈在家炒菜,在书房认真完成作业的兄妹俩都闻到了香味,这属于分子的_ _ 现象。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但不浸没在水中),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_ 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分)《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来的湿纸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是通过_ _ _ _ _ _ 的方式来增大湿纸的内能的,湿纸能贴在热墙上是因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13.(4分)的冰熔化成的水,要吸收热量,这说明质量相等的的冰与的水相比,冰的内能比水的。一定质量的物体的内能,从微观角度看,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