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习目标 1.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 理解发展的实质。 3. 理解量变、质变的含义及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4. 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活动设计 1. 地球经历了天文演化和地质演化阶段,形成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条件。生命的进化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学进化的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并最终产生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生命的进化过程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 2. 人类社会会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更替。这一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它就不再适用了,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玻尔、海森堡等一些年轻学者,又发现在微观领域内,牛顿的运动定律必须让位于量子力学。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这样,人们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如此。”运用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无现金支付、共享经济……科技创新成果被不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2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系列表现分外耀眼。 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多年前封闭落后的中国,也不是四十多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西方国家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如何理解“西方国家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这句话? 5.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每个事物都有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2) 逆全球化符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1. 阅读教材内容,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七十多年来,我们克服了各种挫折和困难,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定信念,终于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人民群众由当初的温饱不足到基本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实现小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不仅增强了自己的综合国力,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说明发展的实质。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历史,是一部与新事物同行、和新事物一起成长的历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从产业扶贫中的“公司+合作社”模式,到城市共享经济的“互联网+”新业态,再到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桩桩一件件,体现出发展不止、变革常新的社会发展规律,刻印下国家与新事物一起成长的深深足迹。 (2)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阐释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2. 有人认为,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