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98760

第二单元《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日期:2025-05-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622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单元,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三年级
  • cover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能把被除数估成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和价值,关注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用估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意识和运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估算意识,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重点 : 掌握使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理解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文文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爱好收集邮票。这是他收集的部分邮票。 教师出示64张邮票。请大家估计,大约有多少张? 【学情预设】 预设1:实际数一下,有的学生会提到一张一张地数。 预设2:十张十张地数。 预设3:先十张十张地数,余下的再一张一张地数,共64张。 师:“大约”是什么意思呢? 【学情预设】“大约”的意思是指不需要知道准确的数量。 【设计意图:用“三年级学生文文和他收集的邮票 ”努力创设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再把一些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词提前呈现和解释,让学生们着重理解“大约”二字。有利于分散学生学习的难点。】 (2)出示2个盒子。 师:文文有64张邮票 和2个盒子,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情预设】文文有64张邮票 ,想放进2个盒子里。平均每个盒子放多少张? 师:如果我们不需要得到准确的结果,还可以怎样提问呢? 【学情预设】文文有64张邮票 ,想放进2个盒子里。平均每个盒子大约放多少张? 【设计意图:“2个盒子”的出现,就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线索,避免学生盲目、无序地思考。再一次呈现关键词“大约”,强调不需要得到准确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分析解题的思路,再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学情预设】 预设1:计算64÷2,可以把64看成60,60÷2=30。 预设2:计算64÷2=32,32约等于30。 师:比较一下,哪一种方法更好呢?为什么?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会认为第一种方法更好。因为问题中有“大约”,就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把64看成60,也便于口算。第二种是先计算出准确值后再估算,不够简便。 师:我们再比较一下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估算的结果为什么比准确的结果偏小一些呢? 【学情预设】因为60比64小,所以得到的商也就偏小一点。 【设计意图:这里的设计是前面情境的延伸,能使问题的设计更完整,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新课做铺垫。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整体及阶段性,有利于学生建构整体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13例4。 师:李叔叔为什么骑车旅行而不用别的交通工具呢? 【设计意图:骑车出行,更加的低碳环保,渗透环保的价值观。】 点题: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2)阅读与理解。 师:仔细阅读,从中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需解决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李叔叔3天一共骑行267千米,要估计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要怎么解决呢? (3)分析与解答。 ①独立尝试。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数量关系式:每天骑行的路程=总路程÷天数,列式为267÷3。(教师板书) ②展示交流,加深理解。 师:都解答出来了吗?你是怎样解答的? 【学情预设】 预设1:因为267的十位满5,所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千米) 300 答: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100千米。 预设2:因为267的个位满5,所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 267÷3≈90(千米) 270 答: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90千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