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0454

3.3.2《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

日期:2025-05-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43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3.3.2,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格式,人教,2024
  • cover
教学课题 3.3.2《板块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 目标 课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 ”的基本观点,并能用相应观点解释相关的 客观现象; 2.清楚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 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材 《板块的运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 述了“板块的运动 ”内容,让学生板块的运动使海洋和陆地处在不 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本节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延续和深化。学习 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 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情分 析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学习了“地球与地图 ” 和“大洲和大洋 ”的相关知识,对地球的形状和海陆分布状况有了 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是他们综 合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还不够强,地理探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 以,需要教师采取自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地理学习能 力以及归纳、迁移的地理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 学 重 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六大板块的名称和范围。 教 学 难 点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和火山带的分布,并解释相关现象。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板块构造》科普视频片段,引 入新课 观看视频,说说你对板块运动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任务一:读《板块示意图》,学生寻 找板块位置并识记名称。解释板块运 动的基本观点。 读《板块示意图》说说板块的运动方 式。 总结:板块运动方式有碰撞挤压和张 裂。 2. 任务二:小组合作用实验器材,模 拟板块的水平运动 实验器材:水槽、水、泡沫板、笔、 纸等 实验步骤: 1.用泡沫板在桌面上进行陆地板块与 陆地板块碰撞挤压的模拟实验,记录 实验情况。 2.用泡沫板在水槽中进行陆地板块与 海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的模拟实验, 记录实验情况。 3.小组总结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上 学生识记 回答板块的运动方式。 小组合作,进行地理模拟实验。 小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 验并优化实验操作。 台分享。 注意:实验时,陆地板块高于海洋板 块。 总结分析: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和张 裂对世界地形带来的影响。 总结分析:在板块交界处,或碰撞挤 压,或张裂拉伸,地壳比较活跃; 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3.任务三:用板块运动的观点,结合 书本地图,解释地理现象。 01.红海的未来发展趋势? 02.地中海的未来发展趋势? 03.科迪勒拉山系是怎么形成的? 观察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并与世界 六大板块分布图对比,在小组内讨论 两者之间的关系。 1. 观看台湾花莲县海域地震视频,说 说地震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 响? 总结危害:造成生命危害,经济损失严 重 ,疾病传播等。 小组合作讨论自然地理现象成因并 说说小组研究分析原因。运用板块构 造学说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 动的关系。 根据视频的内容说说危害是什么。 3.任务五:小组合作讨论,从多角度为 避震减灾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总结 :政府,社会,个人能做到的避 震减灾的措施。 总结;地震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所以我们要建立防范意识,懂得如何 科学有效地降低危害。 任务五:用所学知识,结合书本地图, 解释地理现象。 01.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02.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一印度尼西 亚为什么又被称为“火山国 ”呢 为避震减灾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措 施。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和火山 带的分布,并解释相关现象。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即课堂板书。 通过总结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 的知识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 础。 四、板书设计 实践性作业 布置 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使用烧杯、水、蜡烛、泡沫板、笔、纸等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