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000958
9.4 物体的浮与沉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4-2025学年沪科版 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84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张
八年级
,
科版
,
学年
,
2024-2025
,
格式
,
物体
9-4 物体的浮与沉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四节 物体的浮与沉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即增大物体的重力可以使其下沉,增加物体的浮力可以使其上浮,同时改变液体的密度也可以改变物体的浮与沉。2、尝试运用二力平衡、密度及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分析、讨论物体的浮与沉是由该物体所受浮力及其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的,能通过实验探究理解F>G,F<G,F=G这三个表达式的含义,知道“漂浮”、“悬浮”、“沉底”三种状态和“上浮”、“下沉”两个过程的意义。3、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经历实验探究,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感悟科学就在身边,培养乐于将物理知识联系实际的精神,激发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力的相关知识,能过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2、本章第一节已经认识了浮力,第二节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能够从理论上分析物体浮沉的密度条件。 教学重点 能运用平衡力、浮力等知识正确比较物体在液体中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情况下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推导上浮、下沉、悬浮、漂浮情况下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实验探究法、理论分析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盛水容器、玻璃瓶、包装糖果、回形针、乒乓球、石头、水笔、硬币、食用油 教 学 过 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知识复习:浮力的定义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计算浮力的方法 知识回顾:回答问题 回顾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演示实验:把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将,学生观察物品如何运动 观察现象猜一猜试一试议一议 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使学生感知物体的浮与沉 提问:物体的浮与沉究竟取决于什么? 学生猜想:浮力重力 新课教学 教师分析:大石块与乒乓球所受浮力比较,提出问题:浮力大的石块为什么反而下沉,浮力小的拼盘求为什么漂浮?上浮与下沉———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学生思考、讨论:石块与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分析受到:到浮力,重力作用。 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矛盾”后,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 演示实验:盖上盖子的空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装满水并盖上盖子的小瓶,浸没于水中,再松手 观察实验:(1)记录实验现象:上浮、下沉(2)分析受力情况:上浮:F浮>G物下沉:F浮<G物 实验探究上浮与下沉,并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学生经历观察与分析的过程。 提出问题:你能否设法使浸没在水中的玻璃瓶瓶既不上浮,也不下沉(即悬浮在水中)?分析比较玻璃瓶悬浮时的受力情况。 学生猜想:将玻璃瓶中的水倒出一些。当F浮=G物的时候悬浮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视频演示:鸡蛋悬浮的状态总结实验探究的结论: 教师讲解2个动态过程,3个静止状态。(1)动态过程:上浮、下沉(2)静止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学生根据受力分析,再次回顾和加深理解。 系统分析几种情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教师演示迷你实验:用针筒把油沿注入盛水的容器中。图片赏析:多色的鸡尾酒 学生观察现象:油滴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教师讲解: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你能否根据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试推导出这些关系。教师推导:悬浮状态下的密度关系 学生推导:上浮时的密度关系下沉时的密度关系 教师总结:判断物体的浮与沉的方法受力条件密度关系 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9-4 物体的浮与沉物体的浮沉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下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中考复习三轮冲刺 【中考物理模拟题一】(原卷版+解析版)(2025-05-15)
专题12 力热电磁大综合计算题(17道) (含答案)2025年中考物理三轮复习临门一脚挑战13个压轴专题练(2025-05-15)
2025年中考复习三轮冲刺 【中考物理模拟题二】(原卷版+解析版)(2025-05-16)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物理考前最后一卷(含答案)(2025-05-15)
2025年中考复习三轮冲刺 【中考物理模拟题三】(原卷版+解析版)(2025-05-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