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2300

必修4 第三单元 第二十四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39390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一轮,思想政治,高中,2026届,3份
    第二十四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课标要求]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1.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  ) 2.要尊重和认同各个民族的文化。 (  ) 3.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 (  ) 4.要在求同去异中推动文化交流传播。 (  ) 5.推动文化交融,实现文化趋同。 (  ) 6.文化的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 7.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也要做到以我为主。 (  ) 8.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4·安徽卷,10 文化的多样性 准确分析材料信息指向 2024·新课标卷,19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传播的典例 2024·广东卷,19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认识类主观题 2023·湖南卷,20(2) 文化相关知识 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分析措施 2022·湖北卷,11 文化的民族性 围绕优秀电影作品创设情境 2022·福建卷,6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体现说明类选择题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1.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 地位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核心和灵魂 价值观 表现 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特别提醒:文化的核心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不同的。 2.文化的多样性 地位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内涵 文化多样性强调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正是这种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才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 形成 多样 性的 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尊重 多样 性的 原因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尊重 多样 性的 态度 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知识拓展: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1)文化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民族性凸显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即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民族文化越丰富、越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越明显。 (2)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民族性: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可以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考向一 文化的民族性 典题1 (2022·湖北卷,11,3分)近年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姜子牙》等中国风动画电影,充分运用水墨写意、民间剪纸、皮影木偶等传统绘画手法和民间艺术形式,通过孙悟空、哪吒、白娘子、姜子牙等经典形象,重新讲述传统故事,呈现出文化创新的新气象。中国风动画电影创作体现的文化创新途径是(  ) ①坚持市场化创作导向 ②运用现代传播方式吸引人 ③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向二 文化的多样性 典题2 (2024·安徽卷,10,3分)在中华民族对外交流史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郑和下西洋的帆影……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同世界其他民族进行交往,留下了千古佳话。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