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2305

必修4 第三单元 第二十五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4163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学案,一轮,思想政治,高中,2026届
    第二十五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标要求] 1.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感召力。2.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需要赓续传承。 (  ) 2.文化创新的途径是坚持市场化创作导向。 (  ) 3.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  ) 4.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  ) 5.村民需要和接受的文化,就是值得倡导和扶持的文化。 (  ) 6.摆手舞在乡村振兴中获得经济效益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大。 (  ) 7.发展文化产业而提供精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  ) 8.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 (  )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5·八省联考陕晋青宁卷,20(1)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从成功原因角度考查措施 2024·浙江1月选考,17 文化强国措施 围绕文化发展典例创设情境 2023·湖北卷,16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围绕文化发展的典例创设情境 2023·山东卷,18(1)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措施分析类主观题 2023·北京卷,4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文字与图示结合 2023·全国甲卷,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 2023·全国乙卷,19 文化强国的措施 全民健康的生活热点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含综合探究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或要求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 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途径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性质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要求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形成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不同点 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同点 二者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由五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并有三个方面的必要性) 深化剖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客观依据 五大决定因素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 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 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 三个必要性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 与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 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考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典题 (2023·全国甲卷,21,4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