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 小题共50分。) 1.民勤县盛产蜜瓜,其肉嫩汁多,含糖量高,深受人们喜爱。瓜田中,影响一株蜜瓜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水 B.杂草 C.其他蜜瓜 D.以上都是 2.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一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 ) A.水分 B.空气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 3.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草盛豆苗稀 B.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朵朵葵花向太阳 D.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4.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 D.蚯蚓能疏松土壤 5.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造成“南橘北枳”现象的生态因素主要是温度 D.“草盛豆苗稀”反映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6.央视《人与自然》栏目中曾记录过以下场景,其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非洲大草原上的一群数以千计的野牛 B.我国建立最早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C.吉林查干湖冬捕活动中捞上来的所有种类的鱼D.高寒地带的蔬菜大棚内的所有生物 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 A.罗平油菜花田 B.会泽大海草山 C.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D.沾益海峰湿地 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A.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C.循环流动,总量不变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 9.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10.下图是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人工种子模型,首先将组织培养成胚状体,然后在胚状体外包裹一层供养分胶体,再包一层外膜。其中胶体相当于菜豆种子结构中的( ) A.胚芽 B. 子叶 C.胚轴 D.胚乳 11.将煮熟的玉米种子种到土壤中,在温度、水分和空气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却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种子不完整 B.胚已死 C.处于休眠期 D.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12“拔苗助长”,为什么最后苗都死了 ( ) A.损坏了根冠和分生区 B.损坏了幼根和根毛C.植物不适应环境D.损坏了根尖的伸长区 13.豆荚中含有多粒豆子,这是因为花的结构中含有多个( ) A.花药 B.花丝 C.子房 D.胚珠 1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它的含义的是( ) A. 螳螂→蝉→黄雀 B. 黄雀→螳螂→蝉→树 C. 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15.夏初,露天种植的黄瓜纷纷上市,鲜嫩的黄瓜深得市民喜爱.黄瓜顶端的小黄花是( A.花序 B.雄花 C.雌花 D.两性花 16.小刚同学在“五一”放假期间,帮助爷爷种花生,等幼苗出土后,发现不论种在贫瘠的土壤中还是种在肥沃的土壤中,苗都出得很整齐.花生种子萌发时,为其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A 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17.百色芒果将于6月下旬上市,要使本地芒果树上结出香甜可口的台农芒,常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 D.杂交 18.农民伯伯播种大豆时发现部分种子都被虫蛀咬了,一般这些种子都不能发芽,最主要的原因( ) A.种皮被破坏 B.环境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咬坏 D.种子被细菌感染 19.“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是指花生中的( A.外果皮、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