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474

第七单元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达标检测(解析版)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5次 大小:989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七,单元,16课,明朝,皇权,高度
  • cover
第七单元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堂堂大元,奸佞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哀哉可怜!”这首《醉太平·堂堂大元》的小令向我们揭示了元朝灭亡的原因。导致元朝灭亡的因素有 (  ) ①元朝政治腐败      ②农民起义 ③外族入侵 ④对外侵略战争的失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2.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统一王朝。明朝建立于 (  )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3.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 (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京 C.河南开封 D.浙江杭州 4.“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宪宗   D.明武宗 5.《明史·职官志》记载,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之后,朱元璋立下圣旨,“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加强皇帝对中央权力的控制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实现各种权力的相互平衡 6.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最有价值的文物是 (  ) 7.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时设立的特务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宪宗 D.明武宗 8.明朝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真实事件:京城四友人在密室饮酒,一人趁酒酣大骂魏忠贤(明末宦官,兼掌东厂),有人劝:当心被东厂听见。骂者说:“怕甚 能剥了我皮不成 ”话音未落,东厂之人破门而入……次日,此人的皮高悬于东厂刑堂内。此事反映出当时 (  ) A.东厂的办事效率高 B.明朝的法律严酷 C.醉酒者遭到仇人的报复 D.特务机构制造的一种恐怖气氛 9.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10.今天的中学生可以博览群书,畅游书海,但在明朝的时候,许多知识分子只能在八股文中挣扎,请问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 B.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 D.保留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11.从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到顾炎武的“八股之害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能够直接反映出科举制度哪一方面的变 化 (  ) A.考试的内容 B.考试的形式 C.考试的目的 D.考试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有何积极作用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奸佞当权”“惹红巾万千”,再联系所学知识,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元璋的起义军最后灭亡了元朝。故D符合题意。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及历史年代换算的能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1368年属于14世纪60年代。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应天即今南京。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朱元璋的陵墓在南京。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明朝建立后不久,明太祖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故选A。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即位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思维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