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第24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成书于 (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4.《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它反映了下列哪一时期的史实 ( ) A.东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D.两晋时期 5.“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 ( ) A.宋朝 B.唐朝 C.三国 D.清朝 6.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水浒传》的是 ( ) 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D.曹操煮酒论英雄 7.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 ) 8.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右图所示故事情节出自 (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9.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 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 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 10.清朝时期,以画竹、兰最负盛名的画家是 ( ) A.徐渭 B.郑板桥 C.吴道子 D.宋应星 11.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 ) A.康熙年间 B.乾隆年间 C.雍正年间 D.同治、光绪年间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 材料二 施耐庵写《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时的神威,亲自来森林中观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他们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 材料三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八献”都出自我国历史上哪部小说 其作者是谁 (2)材料二中的《水浒传》成书于何时 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3)材料三中的《红楼梦》是由谁创作完成的 该作品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历史趋势 (4)材料四中的主人公叫什么 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人民的一种什么精神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我国古代文学形式的主流可以简记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式。明清两代,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的发展,小说广为流传,题干四部作品都属于小说,故可以判断都成书于明清时期。秦汉时期,文学形式主要是诗赋、散文等,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宋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词,元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曲,所以A、B、C与题意不符。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和分析能力。上述历史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由此可判断选A。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三国演义》是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糅合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戏曲等,加工创作而成。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水浒传》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经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