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世界近代史的起讫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重点展现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扩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P31 任务一:明确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主线 世界近代史是指 (起止时间),主要围绕 、 、 发展历程的历史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人类逐渐步入 的阶段。 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发展史 无产阶级斗争史 民族解放运动史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4.文艺复兴运动 15.探寻新航路 16.早期殖民掠夺 租地农场 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 思想基础 资本原始积累 政治基础 经济动力 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手工工场 市民阶层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2022版课标 1.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新提法)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新提法),如《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初步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新要求)及其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2.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新提法),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新内容),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新要求)。 课标要求 14世纪中叶 1661年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1492年 1497年 1522年 16世纪 1488年 1519年 1498年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哥伦布到达美洲 1405年 郑和下西洋 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三角贸易”开始 1433年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中国 世界 时空观念 阶段特征 大转型:中世纪迈向近代的巨大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经济:租地农场、手工工场出现,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运动创立了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冲击了封建秩序。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对外交往: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殖民掠夺,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推动西欧走向近代的因素: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一、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变化 1、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资本主义萌芽 背景 形成 生产资料 劳动者 产品走向 租地农场 11世纪以后,垦殖运动的冲击;庄园制度的衰落,土地日益集中 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 雇佣 农民 推向 市场 手工工场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更多为市场而生产;分工细化 小型手工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工场主提供原料、生产工具 雇佣手工业者 推向 市场 共同影响 ①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改变西欧社会面貌。 2、社会结构的变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私有制、雇佣关系、市场化 (1)农村:富裕农民、骑士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的政治力量。 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奠定阶级基础。 工场与工厂的区别:工场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以机器生产为基础。 一、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变化 史料研读: 将材料中的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