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307

【新课标】10.1 认识民法典 课件(23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5-05-2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55206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10.1,认识,民法典,课件,23张
    (课件网) 单元导航 本单元以“法治”为主题,围绕“我与法治”的关系问题,引导同学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培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从内心深处尊崇法律、信仰法律。 单元目标 走进民法典 生活在法治社会 法律为我们护航 远离违法和犯罪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9.2 法律保障生活 10.1 认识民法典 10.2 保护人身权 11.1 法不可违 11.2 犯罪与刑罚 10.3 保障财产权 11.3 严于律己 介绍了我国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阐明了法律保障生活,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治建设成就,认识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结合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介绍民法典的相关知识,阐明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民法典所起到的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介绍了法律的重要性、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刑罚的种类等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树立“法不可违”的信念,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反省自身行为,远离不良行为,积极预防犯罪。 认识民法典 新课导入: 结合视频,谈谈你对民法典的认识。 第十课 走近民法典 10.1 认识民法典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1.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民法典,深刻认识我国法治建设成就,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与自信。 2.法治观念:清晰掌握民法典的基本内容、重要地位,树立法律至上观念,学会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责任意识:增强对民法典的认同感和敬畏感,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民法典。 4.道德修养:明白民法典蕴含的公平、诚信等价值理念,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培养道德品质。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重点:民法典的地位、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学习目标: 1.民法典的地位、调整范围【内容】 2.实施民法典的意义? 3.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治国理念】? 4.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平等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因身份、地位、财富或其他因素而有所区别。 活动一:民法典知多少 结合小明生活片段,说一说民法典保护我们哪方面的权利? 未成年打赏被追回 依票乘坐禁止霸座 婚前不得隐瞒重大疾病 不得偷拍他人隐私 严禁高空抛物 财产安全 交易便利 生活幸福 人格尊严 生命健康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民事 法律 关系 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财产所有 财产转移 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等 人格关系 身份关系 含义:由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法律关系) 名词解释: 注意 其他关系:如:恋爱关系、好意施惠关系、行政关系、劳动关系、犯罪(刑事法律关系)不调整。 活动一:民法典知多少 【笔记】1.民法典的地位A,调整范围(内容)B P84 A.地位: B.调整范围(内容):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 民法典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 探究:实施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