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9 创富之路:新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 (试题分值:100分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据此可以看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中心工作是( ) A.准备工业化建设条件 B.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 2.在1950年召开的土地工作会议指出“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这次土地改革说法错误的是( ) A.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 B.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到1952底,土地改革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获得发展 3.1952年底,广东省某地区一农民王四用牛在耕田时高兴地叨咕着:“老黄牛呀肥又大,土改以后到我家,干起活来呱呱叫,一家大小都爱它,哥哥给它割青草,嫂嫂给它拌豆渣,弟弟牵它去饮水,哎,我就给它带上一朵大红花。”这块田的“主人”应该是( ) A.国家 B.集体 C.地主 D.王四 4.某同学利用下面的《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5.“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材料中的“它”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6.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思维导图。它反映了( )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B.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C.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中央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7.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建国村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他所说的“社”是指(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信用社 D.人民公社 8.在三大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确立生产资料私有制 D.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9.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北京“同仁堂”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生产合作社 D.股份制经营 10.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 ) A.自然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12.《南京工业遗产》一书中提到,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挽救民族工艺,大力扶植传统优良产品云锦。1956年1月1日,中兴源丝织厂与南京11家小丝绸厂合并,经过改组实行公私合营,经政府正式批准挂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