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422

专题11 东方智慧:新中国外交的砥砺前行测试-【高频考点】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738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试题,复习,二轮,历史,中考
  • cover
专题11 东方智慧:新中国外交的砥砺前行 (试题分值:100分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厚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大国外交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全方位外交政策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下表是2024年5月24日人民网发表的题为《走过70年……历久弥坚》的文章摘要。据此判断,文章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从亚洲走向世界,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差异 ◎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认同 ◎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是化解国际难题的良方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表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在( ) A.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下图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图中变化态势表明了( ) 图 1950—2005年中美关系 A.中美双方一直坚持合作共赢外交方针 B.我国改变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美始终保持对抗 D.中美关系复杂多变 5.这些原则超越了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思维模式,“不仅适用于处理与印度、缅甸、印尼等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适用于处理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而且还适用于处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材料反映出( ) A.中国实现多边外交政策 B.“求同存异”被各国普遍接受 C.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 6.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建交国总数从172个增加到181个,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的数量从41对增加到113对。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世纪50年代,因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的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的政治外交家是( ) A.周恩来 B.朱德 C.乔冠华 D.邓小平 8.在某次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发表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新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这场会议是( )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大 9.“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下列事件最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中美正式签署《联合公报》 C.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0.某班级举行“我心目中的周恩来”演讲比赛,小明同学想以“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外交智慧”为主题参赛。以下可作为他演讲素材的是( ) A.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B.领导南昌起义 C.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参加万隆会议 11.设计下图所示的活动标示是为了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rica的首字母“aa”组成“60”字样。这次会议( )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仅有少数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C.由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2.1941年,周恩来明确提出:“干革命,人越多越好,为了团结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异”,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55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