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6434

专题04 华夏熔炉: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对外交流的交响史诗测试-【高频考点】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30232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答案,试题,复习,二轮,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4 华夏熔炉:中国古代民族交融与对外交流的交响史诗 (试题分值:100分 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秦直道是秦朝通往北方边境的交通干道,它与万里长城相互配合,使以步兵为主的秦军得以抵抗强悍的匈奴铁骑。由此可见,秦朝修筑直道( ) A.保护了过往商旅的安全 B.加强了思想控制 C.满足了对外扩张的需要 D.巩固了国家统一 2.汉以前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为天下;自张骞通西域后,大量“殊方异物”和异国风土人情的记录传到中国,改变了中国古代“天下”的观念。这可以用来说明,张骞通西域( ) A.丰富民众生活 B.推动中外交流 C.拓宽国人视野 D.扩大中国影响 3.汉代开通丝绸之路后,中国和西方有了商贸活动。交流的商品中最受西方欢迎的就是丝绸,“silk”一词(汉语“丝绸”的音译)也逐步进入英语,在此基础上,通过派生、转化等方式,英语中又产生了silky,silkiness等词汇。这表明( ) A.丝绸之路扩大了汉朝的管辖范围 B.丝绸之路实现了整个世界走向统一 C.丝绸之路推动了宗教的传播发展 D.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历史学习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下面表格列出的史实能够证明( ) 时期 史实 西汉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 东汉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 A.东汉时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汉武帝时就对西域进行了有效管辖 C.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D.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5.下图展品为现藏于河南洛阳博物馆的“晋归义胡王”金印,学者认为印文中的“胡”应当是指晋武帝司马炎所封的匈奴首领,此金印可以用来研究( ) A.西晋统一全国 B.北方民族内迁 C.西晋八王之乱 D.中原人口南迁 6.人物:拓跋宏(又名元宏)生平大事: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传闻卑语,迁洛师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南京、修改北魏政治制度。由材料得知此历史人物的贡献为:( ) A.统一全国结束分裂局面 B.促进江南地区开发 C.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D.奖励农耕 7.据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反映了当时洛阳( ) A.战乱严重经济萧条 B.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商业贸易空前繁盛 D.民族交融社会繁荣 8.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唐朝统治者对边疆的军事行动十分慎重……并通过与唐宗室联姻保持着密切政治关系。其中符合“与唐宗室联姻”的目的是( ) A.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B.增强唐朝与边疆民族的联盟 C.导致唐朝中央集权的削弱 D.引发唐朝与边疆民族的冲突 9.下列图片文物(遗址)反映了唐朝的( ) A.中外交往 B.建筑艺术 C.唐蕃友好 D.民族关系 10.下图为通古斯巴西古城是唐安西都护府下的军事重镇,通古斯巴西古城城址对研究唐代安西大都护府府址和唐代经营西域的情况具有重要作用。唐朝时期与安西都护府有着同样职责的是( ) A.西域都护府 B.云南王 C.北庭都护府 D.渤海国 11.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鉴真六次东渡,将佛经、医药、建筑、绘画、文学等传到日本。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 A.促进了中外交流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实现了科技创新 12.日本人吟唐诗,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穿唐服,食唐式点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