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县2025年春季适应性考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时限:120分钟 满分120分) ★ 祝 考 试 顺 利 ★ 第二部分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8.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气象,秦朝依法家思想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奉行道家倡导的“无为而治”,唐太宗则依儒家思想践行“民贵君轻”。以上史实说明 A.百家争鸣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思想基础 B.各家学派的思想全都受到历代统治者推崇 C.儒家学说成为后世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D.有些学派的政治主张为后世统治者所采用 19.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 B.清王朝严格禁止中外民间往来 C.汉唐是最频繁最繁荣的时期 D.总体呈现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 20.树立时空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下图①处可填 A.收复台湾 B.设台湾府 C.平定噶尔丹叛乱 D.实行金瓶掣签制 21.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时期 措施 隋唐 创立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 宋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元 实行行省制度 明 废丞相,权分六部,设锦衣卫 清 设立军机处 A.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B.选官制度的创立完善 C.地方监察制度的加强 D.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2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武装斗争为主线 B.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 2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下图中“初步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新文化运动 24.1957年,我国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序开展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5.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船精神 ②特区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铁人”精神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26.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B.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C.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D.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27.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书中写道:1648年革命,1789年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 A.实现民族国家独立和解放 B.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确立“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2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此材料意在说明两次世界大战 A.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B.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C.使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