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黄土高原 基础达标 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1.读图,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北抵阴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2.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过渡性,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干湿地区上,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过渡 B.在农业类型上,农耕区向牧区过渡 C.从地形上,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 D.在土地利用类型上,水田向旱地过渡 二、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完成3~4题。 3.造成黄土高原如图所示地表景观的自然原因是( ) A.乱垦滥伐 B.过度放牧 C.降水集中 D.陡坡耕种 4.黄土高原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后果有( ) ①土壤养分流失 ②耕地质量下降 ③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三、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完成5~6题。 5.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石油资源 6.下列特大型煤矿与其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大同———陕西省 B.阳泉———陕西省 C.神府———山西省 D.东胜———内蒙古自治区 四、生机焕发的黄土地 三北防护林工程40多年的建设,使黄土高原由“黄”变“绿”。读黄土高原坡面示意图,完成7~8题。 7.在黄土高原乙处修筑反坡梯田(下图)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滑坡 B.利于耕作 C.保持水土 D.修筑窑洞 8.在黄土高原综合整治过程中,下列措施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甲处修建挡土坝和护坡 B.在乙处发展林果业 C.在丙处修建梯田发展农业 D.在丙处退耕还林(草) 能力提升 为了探究我国黄土高原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潘博士组织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各要素在不同情况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图1~图4)。据此完成9~10题。 图1 地表坡度与水土流失 图2 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 图3 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 图4 土壤性质与水土流失 9.关于该实验结论,不恰当的是( ) A.地表坡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B.土壤黏性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C.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D.植被覆盖率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水土 10.结合实验结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 A.削山填沟,降低地表坡度 B.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C.提高科技水平,减小降水强度 D.加大资金投入,硬化裸露地表 11.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随着人们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河水愈发清澈。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以“保护母亲河,高原换绿装”为主题对图中黄土高原某流域展开实地探究活动。读图,完成探究的内容。 探究一:区域认知话环境 (1)图中河流干流自 向 流。 (2)从山体地形部位的角度看,地理实践小组的驻扎点位于 ,该驻扎点与水文检测点B的相对高度范围是 米。 探究二:新绿高原建生态 (3)在探究过程中,实践小组测得水文检测点A含沙量明显高于B点。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任写两条);为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请你针对A点水土流失的问题提出一条有效的治理措施: 。 探究三:能源输送活经济 (4)实践小组还发现当地是著名的煤炭输出地。请你分析,与把煤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出去相比,将煤转化成电力和煤气输送出去,具有哪些优势 (回答合理即可)第三节 黄土高原 基础达标 一、全球最大的黄土区 1.读图,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C.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D.北抵阴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2.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过渡性,说法错误的是(D) A.从干湿地区上,湿润半湿润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