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250

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两位数乘两位数》公开课说课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17954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三年级,PPT,25张,课件,开课,下册
  • cover
(课件网) 聚焦算理算法,构建智慧课堂 ———《两位数乘两位数》说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法学法 五、 教学目标 四、 学情分析 三、 教材分析 二、 课标解析 一、 教学过程 六、 七 板书设计 教学提示: 利用整数的乘法运算,理解算理和算法之间的关系。 02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做出解释。 03 涉及到的核心素养是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 学段目标 01 探索并掌握多位数的乘除法,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能计算两位数乘除三位数,形成数感和运算能力。 一、课标解析 表内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数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一层次:乘法的意义、表内乘法 目标:理解乘法的意义及掌握基本口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层次: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 目标:运用分与合思想将新知识转化为表内乘法进行计算,并用竖式记录过程。 二上第四单元 三上第六单元 三下第四单元 四上第四单元 二、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整数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 核心 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进行计算,并探索竖式记录过程。 教学重点 二、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 笔算 连乘、连除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设计意图: (1)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2) 重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3) 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重点教授第二种点子图,注意要与竖式计算的算理相对应,为后面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作铺垫。 (4) 接着通过“想一想”引出竖式的计算方法,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教材分析 具备了乘法运算基础,初步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已有能力 1.在算理的理解上仍存在一定的难度。 2.思维方式更倾向于直观、形象,抽象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 存在问题 借助点子图等直观手段,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解决 办法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 2、借助几何直观,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对比分析等方式感悟转化思想,理解算理,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采用情境教学法 运用直观演示法 教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直观操作法 设计意图:情景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演示法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自主探究探、合作等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索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合作精神,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和算理 五、教法学法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二)探究算法,明晰算理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四)拓展延伸,感受运算一致性 六、教学过程 (五)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创设情境,对古诗 以充满趣味性的对古诗活动为开场 设计意图:自然地引出了新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2.引出问题 一行14个字,有12行,由此引出计算总字数的问题,列出算式14×12。 (二)探究算法,明晰算理 1.尝试估算 展示不同格子数量的方格纸,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能否抄下相应字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为后续精确计算做好铺垫,让学生对计算结果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估计。 六、教学过程 (二)探究算法,明晰算理 2.设疑追问 追问: (1)该如何列式? (2)为什么用乘法? (3)跟前面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建立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