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7483

【高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政治考前预测冲刺--唯物辩证法(含解析)

日期:2025-05-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0801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考,押题卷,2025年,政治,考前,预测
  • cover
高考押题预测 唯物辩证法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山东校级三模)嫦娥六号带回月球背面的珍贵样品。矿物学分析显示,样品的主要物相组成为斜长石、辉石和玻璃。地球化学分析揭示,样品中的铝氧化物和钙氧化物含量较高,与月球正面样品存在差异。这些样品为我们研究月球早期演化、月球背面火山活动和撞击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和直接证据。对月球背面样品的研究(  ) ①表明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经历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形成对月球背面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③运用了分析的方法,注重分析嫦娥六号样品各个部分的成分和结构 ④表明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5 黄山模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增强预见性 ②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把握整体性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普遍性 ④立足关键部分优化结构,实现有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 湛江二模)动物为什么吃不胖?科学家为此进行了30年的跨物种研究,提出了蛋白质杠杆理论。如果食物可以自由选择,动物就会按照最佳营养比例进食,保证营养均衡;如果只有营养不均衡的食物可吃,动物就会优先满足对蛋白质的需求。该研究在揭示当今人类陷入营养困境真正缘由的同时,帮助人们重拾身体的古老智慧,平衡美味与健康。这揭示出(  ) ①科技改变人类生活,也刷新了世界的本质 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③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的价值随着主体兴趣、感情的转移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 靖远县模拟)“他终生吸烟,却活到了100多岁。”“有些人没有上学却仍然当上了老板,所以读书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得出这些结论的人往往陷入了“可得性偏差”谬误,即根据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克服“可得性偏差”谬误需要我们(  ) ①承认认识的反复性②运用矛盾观看问题 ③克服意识的选择性④关注事物的价值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5 湛江二模)中国古典诗歌是极其精练的语言艺术,言约而意丰是历代诗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对于诗句来说,意象(景物形象)密集往往会产生精警的名句;但对于诗篇来说,意象过密会妨碍诗歌意脉的流动(如下图李白诗),唐诗名篇的意象以疏密相济为普遍规律。诗词意象要求句密篇疏,说明(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①该要求深刻反映了存在与思维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理论的说服力源于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 ③疏密作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也创造了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 安徽模拟)漫画《问题》(作者:于昌伟)蕴含的哲理是(  ) ①客观因素决定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要以整体的眼光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会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5 榆林二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婴)。竹子不仅以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形象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也因速生、可降解的特性。被作为塑料的重要替代品。我国政府发起“以竹代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