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渭南市三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人的关怀可谓是“从摇篮到坟墓”,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这说明( ) ①民法典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 ③民法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能够更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④人的一生要与所有民事法律规范打交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小张20岁,向父亲老张借款10万元做生意,在借条中承诺3年后归还。借款到期后,老张要求小张还款。小张以父母有义务扶持帮助自己为由拒绝还款,并表示如果一定要还款以后不照料老张的生活。老张无奈之下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小张应该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到期还款 ②老张对小张有抚养义务,小张可以不还款 ③小张不能以还款为由拒绝照料老张的生活 ④二人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人身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陈某和其妻育有一子。由于身患重病,陈某希望儿子能回家照顾自己和老伴,并承诺将名下价值60万元的房产赠与儿子。双方签订了赠与合同并办理了房产过户手续。自此之后,儿子以工作繁忙、抽不开身为由拒绝回家,老人未享受到来自子女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赡养。于是,陈某向法院起诉撤销对儿子的赠与,要求儿子返还房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陈某儿子对房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②合同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不可撤销 ③无论是为人子女,还是受赠人,儿子均负有赡养义务 ④陈某去世后,陈某儿子将是该房产的唯一法定继承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王某与李某因合伙纠纷发生争议,李某伙同他人至王某所在小区,散布王某“品行恶劣”“欠钱跑路”等不实言论,并在其住所门口多次摆拍,甚至摄录王某父亲的遗像,后将摄录的视频发布至短视频平台,恶意营造王某欠钱躲债的假象,对王某及其家人进行造谣诽谤、侮辱、谩骂,王某遂诉至法院。就本案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某严重侵害了王某及其家人的名誉权、荣誉权 ②李某捏造事实对王某进行诋毁,侵犯了王某最基础的权利 ③李某应承担删除信息、赔礼道歉、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民事责任 ④李某在网络上发布言论信息时,必须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微信群群主、管理员作为群组管理者,拥有平台赋予的“踢人”权。然而,当被踢成员感到“伤自尊”时,能要赔偿吗 管理员贾某将发言不当的徐某移出群聊,徐某不服,遂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贾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元。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徐某的名誉权和身份权受到了侵害 ②贾某的行为侵犯了徐某的名誉权 ③贾某的行为是履行群管理员职责的正确表现 ④贾某的行为属于社会交往范畴,不是民事法律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据下面材料,下列判断或推理正确的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①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②变更不动产物权没有法律效力,说明一定没有依法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