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口中考历史适应性试题 一、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中国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2.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3.就历史发展阶段而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国家分裂的时代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 4.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6.《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 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意义 7.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我国航天员翟志刚乘坐载人飞船实现太空行走的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十号 8.19世纪下半叶,欧洲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组织致力于通过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切经济领域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大众的平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 A.《人权宣言》的发表 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9.1214年,“无地王”约翰危害到了英格兰贵族集团的利益,贵族便联合起来,武力反抗国王,强迫约翰在1215年签订了《大宪章》,规定国王在没有得到贵族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侵占贵族的利益。这体现了 A.国王与贵族间的契约关系 B.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 C.英格兰对教会权威的挑战 D.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10.如今许多欧洲人的观念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图标是( ) 11.为庆祝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特别发行“体 育促进和平”的主题邮票,以彰显体育对世界和平的贡献。该国际组织是( ) A.联合国 B.国际奥委会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12.右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示意图,其反映出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 A.两极格局 B.多极化格局 C.一超多强 D.美、欧、日三足鼎立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6分) 13.【古代丝绸之路 】(8分) 古代丝绸之路如同历史画卷,如诗如画地展现着其路、其人、其物。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著名人物 材料三 丝绸之路上,原产于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首饰、橄榄油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其器形、色彩、花纹等都与中国瓷器类似。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由图1到图2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怎样的变迁 (2分) (2)据材料二中的“主要事迹”,将上述人物分类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中的“路、人、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