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冲刺押题预测 土壤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2025 烟台二模)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图为“试验区五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含盐量统计图”。种植牧草对土壤含盐量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 B.促使盐分向下运移 C.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D.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两类。残积母质指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形成的碎盾物质;运积母质指岩石风化产物经外力撤运后沉积形成的物质,青海湖附近某土壤剖面(如图)中母质层a与基岩的成分相似,母质层b与基岩及周围的河湖相沉积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颗粒细小,据此完成2﹣4题。 2.与母质层b相比,母质层a( ) A.磨圆度较高 B.层理结构较明显 C.分选性较差 D.有机质含量较高 3.下列土壤的成土母质与母质层a成因相似的是( ) A.华北平原的冲积土 B.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C.黄土高原的黄绵土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4.母质层由a到b形成过程中,该区域( ) A.湖泊面积扩大 B.风力作用增强 C.气候趋于冷湿 D.地势起伏增大 云南抚仙湖区域农田的土壤氮含量高,集中降雨和地下水位波动使土壤氮淋失,加大了地下水氮污染风险。休耕可显著降低土壤氮含量,对降低地下水氮污染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示意该地休耕前后土壤剖面氮含量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休耕对当地土壤总氮含量影响最大的土层在( ) A.耕作层 B.犁底层 C.淋失层 D.母质层 6.休耕降低了地下水氮污染风险,主要是因为其减少了( ) ①肥料使用 ②土壤扰动 ③地膜覆盖 ④农田灌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碳汇是指从大气中减少二氧化碳的过程,碳源是指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或系统,碳循环过程中地球系统内储存碳的载体称为碳库。如图为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虚线框内)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注:图中加括号数值为碳年转化量(10°吨/年),未加括号数值为碳积累量(109吨) 7.在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 ) A.生物光合作用对大气起着碳源作用 B.河流输运使土壤碳库积累量增加 C.土壤呼吸释放对大气起着碳汇作用 D.该系统总体对大气起着碳汇作用 8.在北极地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的积累量比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人类活动 我国某地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降雨是当地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水分是限制当地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其动态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植被的组成、结构、形态和生理特征。如图示意该地区某年三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率和降雨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年8月土壤含水率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最少 ②风力强劲 ③植物需水量大 ④蒸发蒸腾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该地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变化说明( ) A.混交林生长需水量最小 B.山杏林涵养水源功能最强 C.沙棘林的生态效益最好 D.10月份三种植被最为茂盛 土壤有机碳(SOC)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SOC含量受到外源碳输入量和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强弱影响。图为重庆缙云山西北坡五种植被下不同土壤深度的SOC含量的柱状图。据此完成11﹣11题。 11.针叶林的SOC储量总体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A.根系较浅 B.凋落物较少 C.气温较低 D.水分较少 土壤轻组有机碳是介于动植物残体和腐殖化有机质之间的有机碳,其主要成分为动植物残体、菌丝体、孢子等。如图示意祁连山野牛沟地区不同草地类型土壤轻组有机碳比重变化。据此完成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