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9225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共31张PPT)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9037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1张,七年级,历史,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明 朝 的 灭 亡 清 朝 的 建 立 和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张居正改革、明末李自成起义,满洲崛起和清军入关、清朝的统治等史事,认识改革和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 核心素养: 1.知道明朝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的史事,认识改革在推动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李自成起义与明朝灭亡,认识到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3.知道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等基本史事。了解明清易代的基本线索。(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 一 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 一、政治凋敝: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凋敝 ①皇帝:皇帝多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 1、表现: 明宪宗 明武宗 明世宗 明神宗 明熹宗 明宪宗重视元宵节等事,往往提前准备,要买两万斤黄蜡为灯烛之用,耗资巨大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 明世宗在位 45年,却有 24年不上朝, 崇信方术、沉迷玄修 明神宗在位 48年,竟有 二十多年年不上朝,怠于朝政 明熹宗爱好木工,人称“木匠皇帝”,政权全交宦官魏忠贤处理 此画卷描绘明宪宗在皇宫里庆赏元宵游玩的各种情景。画面中,从早到晚的各种节目均有明宪宗在场,他穿着不同的盛装,或站或坐,表情安详,在欣赏着元宵节的各种活动。 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 一、政治凋敝: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凋敝 ②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 1、表现: 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顾宪成等人的“东林党” 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革职后,与同好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在无锡东门外东林书院借讲学为名,讽议朝政,品评人物,时人称他们为“东林党”,号称“清流”。天启年间的党争进入到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时期。早期的东林党人具有一定的正义感,但是他们实质上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攻击异己。明末党争加速明朝凋敝,进一步削弱明朝的统治力量。 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 ①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影响: 明代《流民图》 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 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 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②皇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明代《流民图》 万历年间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1倾=100亩,博外120亩) 天启年间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崇祯年间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 1、土地兼并严重是政治凋敝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2、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又加深了政治凋敝和社会危机。 “政治凋敝”与“社会动荡”之间是什么关系? 地方 土地兼并 张居正改革 导致 加速 中央 朝政凋敝 财政危机 社会动荡 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 二、张居正改革: 明神宗(万历皇帝)幼年即位,由他的老师张居正辅政。面对日益加深的统治危机,内阁首辅张居正着手进行改革。 张居正 政治凋敝与张居正改革 二、张居正改革: 明神宗(万历皇帝)幼年即位,由他的老师张居正辅政。面对日益加深的统治危机,内阁首辅张居正着手进行改革。 张居正 皇帝 改革者 主 要 措 施 (1)经济 含义: 意义: (2)其他 结果 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简化了税收手续,减少了地方官吏渔利百姓的行为,政府税收增加,取得了积极成效。 整顿吏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