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9265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167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第二,答案,试卷,变化,社会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以漫画形式呈现历史,会让历史更加生动。如下图漫画描绘的场景发生于北宋初年,赵匡胤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善君臣关系 B.促进吏治改革 C.加强中央集权 D.完善福利制度 2.苏辙《栾城集》中道:澶渊之盟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B.宋辽之间解决了严重的民族矛盾 C.北方生产落后无力实现国家统一 D.南方爱好和平不愿战争完成统一 3.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有如下叙述。材料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 (女真人)击败了①在东北地区居统治地位的游牧民族,②宋王为之鼓舞,决定收复此地……结果,导致了(女真人对)中国北部大规模的入侵。宋朝防御土崩瓦解,③朝廷只得留在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 A.金 北宋 南宋 B.金 南宋 北宋 C.辽 北宋 南宋 D.辽 南宋 北宋 5.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拂拭残碑》一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面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7.“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成为最主要的粮仓 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8.如图“?”处应该填写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夏灭亡 B.北宋灭亡 C.金灭亡 D.元朝统一全国 9.1271年,他发布《建国号诏》,正式定国号为大元,取自《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下列关于该王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国号的是成吉思汗 B.山东、山西同属一个行省 C.实行四等人制的民族政策 D.台湾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10.《元史》记载: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材料说明( ) A.宣政院设置于唐朝 B.宋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C.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 D.元朝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1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 ) A.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B.宋朝设立市舶司 C.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D.元朝设立宣政院 12.下面是宋代勾栏百戏说唱图。这反映了宋代( ) A.崇尚重文轻武 B.商品经济发达 C.中外交流频繁 D.娱乐生活丰富 13.李清照的作品在北宋灭亡以后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辛弃疾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词作之中。这都反映了宋词( ) A.风格千变万化 B.形式便于歌唱 C.艺术价值较高 D.反映社会现实 14.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 A.火药、指南针 B.指南针、印刷术 C.印刷术、造纸术 D.火药、造纸术 15.《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