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下册新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课时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1644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逼退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北京,大张旗鼓地为明朝皇帝和皇后发丧,并极力称赞那些在动乱中丧生的明朝官员。多尔袭此举的主要意图在于( ) A.尊崇明朝皇室和官僚 B.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C.树立清朝的正统地位 D.瓦解农民军抵抗意志 2.宋代程颐《代吕晦叔应诏疏》载:“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引用的名言。李自成起义中符合这一精神的措施是( ) A.均田免赋 B.八股取士 C.推行垦荒政策 D.井田制 3.下图所示的建筑群始建于1625年。1955年,正式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馆”,1961年3月4日,确认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 ) A.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皇家建筑群 B.短暂作为清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C.在元大都基础上改造扩建发展起来 D.迫使大量农民营造加速了清朝覆灭 4.雍正时期,清廷在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规定各旗不得越界游牧,违者治罪,并定期会盟稽查。这一措施旨在( ) A.促进蒙古经济发展 B.抵御沙俄的领土扩张 C.传播中原农耕技术 D.强化中央对蒙古控制 5.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古代盛世”,有同学按任务搜集整理了以下表格,对下表中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盛世\治世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 治国理政 政治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任用贤能;废除酷刑苛法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经济 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关心农桑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发展生产;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倡导节俭 重视农业生产 A.盛世局面都离不开开明的民族政策 B.唐朝对汉朝的治国理政有继承无创新 C.制度革新和民生发展是治国理政的关键 D.“康乾盛世”创造了我国人口增长的新高峰 6.下表是我国古代部分朝代采取的政治举措。这些措施( ) 朝 代 秦朝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建立郡县制 颁行推恩令 设置通判 设三司 恢复设置行省 A.完善了监察制度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促进了经济发展 D.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7.有学者认为,清朝皇帝是拥有四个面孔的多面体。首先他是满族的首领,其次他又是汉族儒教意义上的皇帝,因声称手中握有元朝玉玺而成为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后来又成为藏传佛教的大施主。这一描述体现了清朝( ) A.官僚机构控制的强化 B.中国现代疆域版图的奠定 C.文化政策的开放多元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 8.清朝一入北京就表明要沿袭明朝的政策、制度,称为“法明”。当时明朝政治上常用的制度法令汇编为《大明会典》,成为清廷设置一切制度措施的指南。这种做法说明( ) A.明清两朝建立初期的情形类似 B.明朝制度措施适应清朝实际 C.清廷为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 D.清朝照搬明朝文化进行统治 9.清顺治帝亲政后,曾公开表达对孔孟之道的崇奉,并明确提出“今天下渐定,朕将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为此还多次谕令停止圈地等行为。该做法( ) A.化解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B.旨在弘扬儒家伦理道德 C.推动了对清朝的政治认同 D.出于强化边疆管理需要 10.“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福建月港允许民间出海贸易,但税收管理混乱。”这反映了改革前经济领域的何种矛盾( ) A.传统朝贡贸易与民间商业发展的冲突 B.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 C.白银货币化已完成 D.手工业垄断加剧 二、填空题 11.思维导图题。 12.清朝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年,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以 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