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0133

第三章 实验探究课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2026届高中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日期:2025-05-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4047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探究,物体,第三章,练习,一轮,人教
    实验探究课四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过程,会进行数据处理。2.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3.理解创新实验的原理,会运用相应的公式、函数处理数据。 原理装置图 操作要求 注意事项 1.控制变量法 (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2)保持小车所受合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2.小车的质量M与槽码的质量m间满足M m。 1.用天平测量槽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 2.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实验装置,只是不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 3.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 4.槽码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写号码,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槽码质量m,重复实验得到纸带;保持槽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重复实验得到纸带。 1.平衡阻力:平衡阻力时,不要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连着纸带匀速运动。 2.质量:槽码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 3.平行: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 4.靠近: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释放。 5.先后: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6.改变小车质量M或槽码质量m时,无需重新平衡阻力。 数据处理 1.利用Δx=aT2及逐差法求a。 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 3.以a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 误差分析 (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槽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槽码的总重力。 (2)平衡阻力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离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 教材原型实验 [典例1] 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沙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细沙和小桶受到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为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像(如图丙所示)。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像。 (3)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丁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_____ _____。 (4)实验时改变所挂小桶内细沙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戊所示。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 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所挂小桶及桶内细沙的总质量过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听课记录]                                                                                                                拓展创新实验 [典例2] (2024·江西卷)某小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一遮光片,细线一端与小车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钩码。 (1)实验前调节轨道右端滑轮高度,使细线与轨道平行,再适当垫高轨道左端以平衡小车所受阻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