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0795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5934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教材,新教材,下册,七年级,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明朝的对外关系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 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选择题 1.“明初以如此巨大规模的船队,历时近30年,遍访‘西洋’30余国…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材料评价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明成祖锐意开拓,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打开了对外交往的新局面、以下史实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 A.鉴真东渡日本 B.设立市舶司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3.明成祖永乐年间,榜葛剌(今孟加拉国一带)的使臣带着一只“麒麟”(长颈鹿)来到北京,择期向皇帝进献,在北京引发轰动。促成此次进献的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人来华 B.倭寇侵扰东南 C.明成祖北伐 D.郑和出使西洋 4.明朝中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使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戚继光受命南下抗倭。这说明( ) A.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B.戚家军的军纪严明 C.抗倭战争是反侵略的战争 D.明朝中期社会稳定 5.“战后,朝鲜称明朝为‘再造之恩’,立‘大报坛’祭祀万历皇帝。”这体现了中朝关系的何种性质( ) A.平等军事同盟 B.宗藩伦理纽带 C.经济依附关系 D.宗教文化同源 6.“丰臣秀吉病逝后,日军仓促撤退,明朝联军在露梁海域截击,歼灭其主力。”战争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朝外交谈判成功 B.日本内部政权更迭 C.朝鲜军民独自抗敌 D.欧洲列强介入调停 7.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中国古代的( ) A.民族关系 B.文化发展 C.对外交往 D.社会变革 8.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还有战舰护航,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000多人,其中有使臣、官兵、翻译、医生、航海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宗教人士、厨师、工匠等。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 ) A.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B.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C.准备充分、规模大 D.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9.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大海就在那》专题展览,分“联通大洋”“异域奇珍”“海史掠影”“海贸物语”“信俗之舟”“东西互鉴”六个部分,以下史事能入选“联通大洋”的是( ) A.李冰修建都江堰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10.史书记载其“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与该记载相关的是( ) A.鉴真东渡 B.郑和下西洋 C.文天祥抗元 D.土尔扈特部回归 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明朝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B.郑和七次下西洋,增进了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C.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D.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2.小明所在的班级一起编演了“中华英雄谱”历史剧,小明为自己扮演的历史人物制作了如下知识卡片。据此推断,小明扮演的历史人物是( ) 以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严格训练:招募矿工、农民,操练新阵法 平定浙东倭患:1561年,台州九战九捷 A.郑和 B.郑成功 C.李自成 D.戚继光 13.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是指( ) A.沙俄入侵黑龙江 B.荷兰占台湾 C.澳门被殖民者占领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14.明朝时,记述郑和下西洋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出现,这些书籍记录了大量的水文、气象、岛屿位置等信息。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引领了中国对外探索 B.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贡献 C.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D.促进了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15.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