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1015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787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教材,新教材,下册,七年级,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明朝的统治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 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明朝建立 B.迁都北京 C.郑和下西洋 D.明朝灭亡 2.人民起义运动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运动推翻了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政权的是( ) A.黄巢起义 B.岳飞抗金 C.朱元璋起义 D.李自成起义 3.《皇明祖训》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抗衡),不敢相压。”“罢丞相”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仁宗 D.明宣宗 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其根本目的是( ) A.镇压农民起义 B.加强民族交往 C.强化皇权 D.发展经济 5.请按在位的先后顺序将下列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进行正确排序(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6.明清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取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这实际上( ) A.巩固了文学的地位 B.提高了百姓的素质 C.禁锢了人民的思想 D.促进了科举制发展 7.年代尺有助于记忆历史。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处应填入( ) A.忽必烈继承汗位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金 D.朱元璋称帝 8.下表所示材料反映了明朝科举制度( ) 答卷格式,采用八股; 文章结构,不得有误;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 内容空疏,形式呆板。 A.注重实践,培养人才 B.利于创新,启智增慧 C.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D.经世致用,繁荣文化 9.明太祖朱元璋对中央、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下列机构在改革后得以保留的是( ) A.中书省 B.六部 C.东厂 D.丞相 10.明代全面改革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采用八股取士。这些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 A.繁荣经济 B.整顿吏治 C.巩固统治 D.禁锢思想 11.明太祖朱元璋贬孔子而删《孟子》。他曾下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未能如愿之后,又命令臣下删掉《孟子》原文85条,只剩下100多条,编了一本《孟子节文》,又专门规定,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这表明当时( ) A.打击儒家知识分子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资本主义思想萌芽 D.明太祖加强文化专制 12.洪武十五年,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他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这表明( ) A.政府行政效率提高 B.皇权空前加强 C.监察机构职权扩大 D.吏治腐败严重 13.教师在讲授《明朝的政治》这一课题时,展示了下列一段材料。这说明该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是( ) 明初袭元制,设左、右相,独掌中书,统领六部……日感威胁。故设皇太子预政,以架空中书省职能……此后,扩充六部,六部尚书直柄帝命……洪武十三年,借“胡惟庸案”…… A.军机处的建立 B.实行八股取士 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D.明朝边疆危机的加剧 14.朱元璋发表宣言“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文中的“胡”是指( ) A.匈奴人 B.契丹人 C.女真人 D.蒙古人 15.下图复原的是明朝三位考生在贡院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为考取功名,他们都必须精通( ) A.建筑技术 B.外文翻译 C.科技著作 D.儒家经典 二、综合题 16.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制度创新”为主题展开深究活动,请你参与。 【选官制度】 材料一:隋唐科举制…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摘编自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