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1017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55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教材,新教材,下册,七年级,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巩固练习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 一、选择题 1.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这主要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 A.宦官掌权 B.土地兼并严重 C.大臣争权夺利 D.皇帝疏于朝政 2.“在清丈田亩的基础上,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以上内容出自谁的改革( ) A.商鞅变法 B.王安石变法 C.张居正改革 D.范仲淹改革 3.明朝中期景泰至成化这几十年,王府庄田比明初增加了7.5倍,勋威贵族庄田比明初增加4.7倍。可见明朝中后期( ) A.自然灾害频繁 B.土地兼并严重 C.皇室争权夺利 D.大臣结党营私 4.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从大泽乡起义到太平天国运动,很多农民起义的领袖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中,属于李自成建立的是( ) A.张楚政权 B.大顺政权 C.太平天国 D.东汉政权 5.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疫等,此后中原气温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四起。据此可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 A.天灾不断 B.政治腐败 C.土地兼并 D.法纪松弛 6.据记载,明朝后期的赋税,主要是由地方官员征收,而地方官员往往会为了自己的私利,加重百姓的负担,或者为了躲避朝廷的责罚,虚报赋税的数额,导致了赋税的不公平和不准确,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这里论述的是( ) A.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B.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C.明朝灭亡的直接结果 D.清朝建立的原因 7.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巩固自身统治的措施是( )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 D.建立八旗制度 8.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继承历代文化传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 )学说。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9.崇祯帝在临终前写下遗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 人。”材料中的“逆贼”指的是 A.安禄山 B.皇太极 C.李自成 D.吴三桂 10.皇室成员、各级官吏及地主豪绅疯狂地兼并土地和加重赋役,当时仅江南苏淞地区,十分之九的农民都是没有土地的佃农,租赋之重使佃农“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贷者”。这说明明朝灭亡的原因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君主统治暴虐 C.刑罚异常严苛 D.自然灾害严重 11.宋代程颐《代吕晦叔应诏疏》载:“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引用的名言。李自成起义中符合这一精神的措施是( ) A.均田免赋 B.八股取士 C.推行垦荒政策 D.井田制 12.他是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他二十五岁时起兵,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他戎马倥偬数十载,多次大败明军,严重威胁明朝北部,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 A皇太极 B顺治 C努尔哈赤 D康熙 13.某小说写道:李自成骑马行至紫禁城第一重门承天门(今天安门)时,望着写有“承天之门”的匾额,对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部下道:“我若射中‘天’字,当一统天下。”话毕盘马弯弓,一箭飞出,未能正中,射在“天”字之下。牛金星忙打圆场说:“中其下,当中分天下。”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辽与北宋的和战 B.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C.明朝的灭亡 D.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学习资源包。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图片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文献 《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遗迹 李自成行宫遗址 A.明朝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