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009

【单元学习评价】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第3章 《物质的特性》基础性学习评价(含解析)

日期:2025-10-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23469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学习,评价,3章,基础性,物质的特性,科学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第3章 《物质的特性》基础性学习评价 参考答案及解析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陶瓷是我国的重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下列古法制瓷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 【答案】C 2.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下列性质中属于炭黑的化学性质(  ) A.熔点高 B.可燃性 C.难溶于水 D.常温下呈固态 【答案】B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水冲灭 B.用嘴吹灭 C.用灭火器扑灭 D.用湿布扑灭 【答案】D 4.将金块加工为如图所示的纯金饰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以下过程会使饰品质量小于金块的是(  ) 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 【答案】D 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C.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D 【解析】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 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例如,水结冰后,密度变小,故B错误; C、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例如,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正确。 6.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0.5g/cm3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C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当甲、乙的质量相同时,甲物质的体积小,乙物质的体积大,由ρ可得,所以甲物质的密度大,乙物质的密度小,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是2g,所以甲物质的密度:ρ甲2g/cm3,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当乙物质的体积为2cm3时,乙物质的质量是2g,所以乙物质的密度:ρ乙1g/cm3; 故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2g/cm3:1g/cm3=2:1,故C正确;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都无关,故D错误。 7.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甲乙两种液体。测得烧杯与液体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可能为酒精 B.乙液体的密度是3克/厘米3 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两种液体的密度都随体积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cm3时,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是40g,则烧杯质量m杯=40g, 由图像可知,当乙液体的体积V=60cm3时,乙液体与烧杯总质量为100g,则乙液体的质量:m乙=100g﹣40g=60g,则乙液体的密度:ρ乙1g/cm3;当甲、乙两液体的质量相等时,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由ρ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甲的密度大于1g/cm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8.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答案】C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它不随物体自身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石头的密度不变;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状态无关,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密度减小,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