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351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94022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清朝,君主专制,强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满洲贵族组成,决定军国大事,皇帝不能改变。 草拟谕旨,处理奏章。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一、军机处的设立★(政治) 教材P110 1.背景: 康熙帝 雍正帝 顺治帝 2.时间: 雍正年间,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 3.组成: 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 5.职责: 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上传下达,跪受笔录) 4.性质: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一、军机处的设立★(政治) 教材P110 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将其撤销 清朝前期权力中枢机构的演变 在这一过程中,皇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康熙帝 雍正帝 顺治帝 乾隆帝 议政王 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权受限 皇权强化 皇权扩大 皇权独揽 趋势: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历代君臣关系图: 汉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根据材料,说说军机处的影响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 材料:“(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原话),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评价:虽然提高了办事效率,强化了君主专制,但皇帝独掌朝政,大臣唯命是从,不利于正确决策。 6.影响: (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 确立 皇帝制度 郡县制 巩固 推恩令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加强 分割相权 收精兵 制钱谷 明:废除丞相制度 清:雍正设军机处 秦 两汉 隋唐 宋 元 明清 发展 行省制度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 军机处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皇帝有旨,随时承办,且规定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军机处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军机处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 简 速 密 根据材料,用三个字概括军机处的特点 1.形成: 康熙时期 2.形式: 3.影响: 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政治) 教材P111 奏折制度: 秘密呈送 亲阅返回 官员 皇帝 荒唐的文字狱 沈德潜《咏黑牡丹》:“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 胡中藻作诗:“一把心肠论浊清”。 徐骏作诗: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查嗣庭在江南主持科举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 开棺戮尸 腰斩株族, 祸及师友。 斩首。 入狱自杀, 戮尸枭示, 满门抄斩。 1.目的: 从思想文化领域严密控制士人(加强思想控制) 2.时期: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4.特点: 规模大、次数多 3.定义: 从士人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的大批冤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思想文化) 教材P111—112 (一)文字狱 5.影响: 造成了社会恐慌,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1.目的: 维护集权统治 2.措施: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思想文化) 教材P112 (二)文化专制政策 编纂书籍 禁书毁书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四库全书》全部完成,耗时13年,共收录3462种图书79338卷,约8亿字。 焚书坑儒后又一次文化浩劫 回顾古代史上文化专制的事件 朝代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