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444

7.1 回望成长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6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学年,九年级,法治,道德,统编,-2024-2025
  • cover
《回望成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7.1 回望成长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二、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关联,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道德修养 反思初中三年的收获,培养自立自强、友善合作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 认识法治意识在成长中的重要性,树立规则意识。 健全人格 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战胜自我,培养抗压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 初中三年成长的收获(知识、能力、品德、视野等)。 2. 正确看待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理性面对选择。 1. 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超越的方法。 2. 结合个人实际,做出合理的人生选择。 四、教学方法 方法 具体应用 情境教学法 通过播放 “青春的意义” 视频、展示成长照片,创设毕业回望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案例分析法 分析邓亚萍、俞敏洪的事例,探讨 “如何战胜自我”“如何面对选择”。 小组讨论法 组织 “成长树” 分享会、“过程与结果” 辩论会,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总结。 活动体验法 开展 “我的选择清单” 填写活动,通过实践操作理解选择的策略。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 播放短视频《青春的纪念册》,展示初中生活照片。 2. 提问:“回望三年,你的成长关键词是什么?” 观看视频并分享关键词(如 “奋斗”“友谊”“突破” 等)。 创设情感情境,激发学生回顾成长的兴趣,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新课探究一:收获的季节 1. 展示 “成长树” 图示(自立果、品行果、学识果等),引导学生分类总结收获。 2. 组织小组讨论:“哪些收获让你最有成就感?哪些方面仍需改进?” 3. 结合邓亚萍案例,提问:“她是如何战胜弱点的?对你有何启示?” 1. 填写 “成长收获清单”,小组内分享。 2.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 “正确认识自我、挖掘潜能” 的重要性。 通过可视化工具梳理收获,培养归纳能力;借助名人案例,强化 “自我超越” 的认知。 三、新课探究二:过程与结果的辩证关系 1. 呈现 “考高中失败是否白费三年” 的辩论题,引导学生分组辩论。 2. 总结:“结果重要,过程更珍贵,经历即财富。” 1. 参与辩论,阐述观点(如 “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是最大收获”)。 2. 反思自身经历,认同过程的价值。 通过辩论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树立 “重过程、轻结果” 的健康心态。 四、新课探究三:结束与开始 ——— 学会选择 1. 展示升学、职业学校、就业等选择方向,提问:“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 2. 指导填写 “选择策略表”: 弄清真实需求 收集信息(如学校专业、职业前景) 结合特长与现实条件 3. 强调:“选择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奋斗实现价值。” 1. 完成 “我的选择清单”,说明理由(如 “选择职业学校,因动手能力强,想掌握技术”)。 2. 讨论 “如何通过奋斗实现选择”。 结合学生实际,引导理性决策,强化责任意识与奋斗精神。 五、课堂总结 1. 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收获→自我超越→过程与结果→学会选择)。 2. 布置课后任务:制作 “成长纪念卡”,写下对未来的期许。 跟随教师梳理重点,完成纪念卡书写。 巩固知识体系,通过实践作业延续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望未来。 六、板书设计 回望成长 一、收获的季节 知识/能力/品德/视野/友谊 二、自我超越 正确认识自己 → 战胜弱点 → 挖掘潜能 三、过程与结果 结果重要,过程更珍贵 四、学会选择 理性分析→收集信息→结合实际→奋斗践行 七、教学反思 通过情境化、活动化的设计,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反思成长,在讨论中深化认知。后续可针对 “职业选择偏见” 等现实问题,补充案例拓展,增强教学实效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