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2575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课件(共42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1)

日期:2025-05-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31143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法治,政治,学年,必修,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关于“法”字的由来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说文》 法制和法治 ①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②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 ①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 ②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 【知识链接】 两者联系: 1、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的实施必须建立在法制上,实行法治需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 2、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知识链接】 法治:就是“法的统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人治:个人或者少数人因掌握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 法治和人治 (民主制国家) (专制国家) 议题一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议题二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议题二 一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上古时期 (黄帝时代)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 ———《国语 鲁语上》 皋陶的五刑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唯刑之恤哉。” ———《尧典》 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法是什么时侯产生的,法的起源条件是什么 原始社会没有法,但却产生了法的胚胎形态———氏族习惯。如尊重氏族首领,婚姻礼、兵礼、祭祀礼…… 法律的起源,实质上是氏族习惯向奴隶制习惯法的质变过程。 夏已形成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夏朝的法律是一种神权政治法律观———"天讨"、"天罚"。 商朝有不成文习惯法和命誓。罪名多于夏,严惩巫、淫、乱三风。出现了炮烙、脯等酷刑。流刑、徒刑的雏形也出现了。婚姻明确一夫一妻制。 上古时期法的雏形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社会的进步等。 产生 本质 作用 法律的产生、本质、作用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法律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律的产生 古代社会的法律 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法律的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法治代替了人治 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 (法治)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法律的发展历程 法治:就是“法的统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人治:个人或者少数人因掌握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 “铸刑鼎”事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36年,在执政子产的主持下,郑国率先以“刑鼎” 形式公布成文法。杜预注:“铸刑书于鼎,以为之常法。” 郑国开了公布成文法之先河,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春秋战国:成文法典 郑国最早制定了成文法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秦朝:厉行法治 秦朝奉行法家的思想,注重法律,至商鞅变法以来,废井田、重农商、奖军功,逐步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为秦朝加强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汉初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