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年中考历史5月模拟押题卷(广西卷)02 (时间:75分钟 满分:7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D A D D A B A B C D A B A B C C 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有观点认为“中华文明从远古走来,沿着自身固有的脉络和轨迹不断向前发展,从亘古走到今天而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迥异于其他文明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明特色。”这表明中华文明(D) A.包罗万象,冠绝世界 B.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C.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D.独树一帜,一脉相承 2.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描述了西汉早期国库财粮富足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得益于(A) A.文景之治 B.颁布推恩令 C.统一铸造五铢钱 D.独尊儒术 3.“华光礁Ⅰ号”是一艘失事的南宋古沉船,船上出水了大量碗、盘、碟、壶、盏、瓶,全是当时销往海外的民间生活用瓷。这可以佐证南宋(D) A.文化生活丰富 B.农业发达 C.科技水平高超 D.海外贸易活跃 4.某同学在整理学习资料时将“秦统一岭南并设郡管辖”“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文成公主入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内容整理为同一主题,他确定的学习主题是(D) A.强化君权,禁锢思想 B.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监督地方,巩固统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下表是1661—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数据,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C.经济作物品种增加 D.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 5 493 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 6 078 430 雍正二年(1724) 6 837 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 7 414 495 6.据统计,1843年以前,每担棉花的进口税率为24.19%,其后新税率降至5.56%;头等白洋布每担进口税率也由29.93%降到6.95%。新旧税率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B) A.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7.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小小的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材料反映的是(A)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工人运动的高潮 D.新中国成立 8.面对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问题,毛泽东以下这些论断(B)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 C.适应了反侵略的需要 D.适用于社会主义发展各个阶段 9.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将中山装规定为男公务员制服,将旗袍列为女子礼服,这对近代服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材料说明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是(C) A.先进人物的提倡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政府政策的推动 D.改革开放的发展 10.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是指(D)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钱三强说:“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当晚,邓稼先回去后与夫人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并且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全靠你了。”“放一个大炮仗”的决策实现的标志是(A)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 D.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2.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