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冬小麦在北方地区种植广泛,秋季播种,来年夏季收割。冬小麦具有“冬旺春不旺”的生长特征,为保障小麦的产量,我国华北地区过去农民在气候偏暖的冬季常使用碌碡(1iùzhou)(如图)滚压麦田。下表为河南省安阳、郑州和信阳三地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播种期 收获期 安阳 10月5日-10月11日 6月4日—6月13日 郑州 10月13日-10月20日 5月24日—6月6日 信阳 10月20日—10月30日 5月21日—6月4日 1.安阳、郑州和信阳三地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耕作习惯 C.政府规划 D.地形差异 2.农民在气候偏暖的冬季使用碌碡滚压麦田的主要目的是( ) A.抑制杂草生长 B.减轻田间虫害 C.控制小麦旺长 D.保持土壤水分 3.与安阳相比,信阳在小麦收获期间的( ) A.日落方位更偏北 B.日出时刻更早 C.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D.白昼时间更短 近年来,我国部分县城出现“人口蓄水池效应”。调查发现,某中部县城在2015-2024年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城镇人口增速。此类县城人口增长呈现“中年返乡主导、年轻人口外流并存”的特征,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需求短期激增但长期利用率不足”的矛盾。研究预测,2035年后部分县城可能面临人口断崖式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4.县城发挥"人口蓄水池"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县域产业升级速度快于中心城市 B.作为城乡过渡带具有居间优势 C.基础设施水平高于周边农村地区 D.户籍政策较中心城市更为宽松 5.短期内,县城“蓄水池效应”最可能引发的显著变化是( ) A.县城商品房用地面积快速扩张 B.县域内建制镇数量大规模增加 C.县域内耕地撂荒现象彻底消失 D.大城市逐渐出现“空心化”趋势 6.2035年后部分县城人口断崖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下降 B.公共服务设施老化,环境质量下降 C.回流人口老龄化与年轻劳动力持续外流叠加 D.县城产业升级导致劳动力需求锐减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有重大影响,以2001—2012年全国各地平均粮食产量及蒸发量作为基准值,估算出2041—2060年中国各地区在三种不同蒸发倍率下的年平均粮食产量的增长率(见下表),甲、乙、丙分别表示蒸发量为原蒸发量的1.2倍、1.5倍、1.8倍情况下的基准年平均粮食产量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基准年平均粮食产量/(10 t) 甲/% 乙/% 丙/% 东北地区 8169.28 86.18 48.94 24.12 西北地区 3341.52 62.80 30.24 8.54 华北地区 5850.64 75.95 40.76 17.30 西南地区 6960.27 44.89 15.91 —3.41 华中地区 9807.81 23.72 —1.03 —17.52 华东地区 13349.61 24.18 —0.66 —17.22 华南地区 3018.88 26.04 0.83 一15.97 7.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蒸发量下,表中各地粮食产量均有所增加 B.三种蒸发量下,东部地区的粮食产量均降低 C.三种蒸发量下,均不利于南方地区粮食增产 D.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方地区粮食生产更为不利 8.丙蒸发量下,年平均粮食生产变化量最大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中地区 D.华东地区 9.甲蒸发量下,影响表中各地年平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昼夜温差 东非急流是存在于赤道印度洋西部的一支低空越赤道急流,为西南季风的组成部分。东非急流由东南信风在马达加斯加北端转向,在索马里东部加速后,经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孟加拉湾地区构成印度西南季风,并将北印度洋的暖湿水汽输送至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下图示意东非急流的形成过程及其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东南信风在非洲东海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