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3959

2025选必三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781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选必,13.1,超前,思维,含义
  • cover
(课件网)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统编版)逻辑与思维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05 本课小结 06 课堂练习 问题导引 学习目标 01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 2.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 1.科学精神: 理解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超前思维的方法,了解超前思维的意义,培养超前意识。 2.公共参与: 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立足现实,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未来。 新知导入 02 提示:比尔 盖茨使用了超前思维的方式对事物发展趋势进行了推测。他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现状,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先知先觉”的表现,能看得更高,看得更远。 比尔 盖茨创办微软公司的时候只有20岁。当时比尔 盖茨正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那时私人电脑刚刚起步,他敏锐地意识到电脑将大有发展前途,如果再不行动就会贻误商机,于是决定中途退学,同人合伙创办了微软公司,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编制开发。后来他的DOS系统被电脑制造巨头IBM采用。就这样,比尔 盖茨的微软公司一路前进,最终成就了微软的软件霸业,他本人也在不到30岁时便成了世界首富。   材料中比尔 盖茨为什么会成功? 问题导引 03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和含义。 2.超前思维的表现。 3.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本质、基本品质) 4.超前思维的特征(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 探究新知 04 ㈠超前思维的含义 (1)客观依据: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和含义  《礼记.中庸》中的“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如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说话之前有准备,就不会陷人理屈词穷的地步;做事之前有准备,就不会困惑;行动之前有准备,内心就不会痛苦;走路之前有准备,就不会走投无路。 探究新知 04 (2)含义: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例】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支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生产力需要时,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尽管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的必然。 探究新知 04   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 2、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 【相关链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好先手棋。《老子》中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       这说明我国古人对超前思维十分重视,在很多事情上做到了“先知先觉”,并且总结出了规律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