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单元导航 本单元从社会层面阐述“我”与法治的关系,回答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尊重他人合法权益、远离违法犯罪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问题。只有掌握了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法律知识,形成尊法守法、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规范,个人才能在社会中成长成才。 单元目标 走进民法典 生活在法治社会 法律为我们护航 远离违法和犯罪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9.2 法律保障生活 10.1 认识民法典 10.2 保护人身权 11.1 法不可违 11.2 犯罪与刑罚 10.3 保障财产权 11.3 严于律己 介绍了我国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阐明了法律保障生活,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法治建设成就,认识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结合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介绍民法典的相关知识,阐明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民法典所起到的更好保障人民权益的作用,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介绍了法律的重要性、违法行为的分类、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刑罚的种类等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树立“法不可违”的信念,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帮助学生反省自身行为,远离不良行为,积极预防犯罪。 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 第九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9.2法律保障生活 政治认同 明确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为例,让学生理解法律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公共利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法治观念 责任意识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法律的作用(重要性)是什么? 1 法律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2 法律如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3 4 法律如何促进社会发展? contents 自主学习 生活观察 《退役军人保障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军队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应当为退役军人就医提供优待服务,并对参战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给予优惠。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不得驾驶机动车。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根据风险情况,采取限制或者中止有关业务等必要的防范措施。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 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 分别情形,予以处理: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 以上图片反映的情境与哪些法律相关? 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查阅202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可知2025年预安排审议34件法律案。包括经济领域,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我国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金融稳定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农业法、渔业法、民用航空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社会、文化领域立法将继续推进,2025年将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社会救助法、托育服务法检察公益诉讼法,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方面,将继续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工作,并制定国家公园法和原子能法。等等。 答案示例:生态环境领域立法的法律地位上升到了国家基本典章的高度,体现了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强,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探寻法律的作用: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据此谈谈本年度立法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