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之五选五 备战 2025 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 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重难点分析 1、逻辑关系判断 难点:需识别段落间或句间的逻辑关系(如转折、因果、递进),并选择衔接自然的选项。 例如,福建一模试题中通过“However”提示转折关系,需排除与上文矛盾的选项。 高频考点:逻辑信号词(but/however、therefore、for example)的识别与运用。 2、选项干扰与同义替换 难点:干扰项常通过近义词(如“solve”与“deal with”)或部分正确信息迷惑考生。例如,选 项可能包含原文关键词但逻辑不符。 高频考点:选项功能标签(如举例论证、总结结论)的判断。 3、代词指代与衔接 难点:需通过代词(it/they/this)判断上下文指代对象,如福建真题中“this problem”需回溯 前文问题描述。 高频考点:代词与先行词的匹配(如单复数、语义一致性)。 4、长难句与结构分析 难点:长句中嵌套从句或插入语,需拆分主干(主谓宾)后匹配选项。例如,福建模拟题中 “Although the plan seemed risky, the team decided to proceed because...”需分析让步与因果关 系。 二、解题步骤与技巧 1、速读全文,抓主线 方法:跳过空格,快速浏览首段、尾段及各段首尾句,标记核心主题词(如“study skill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示例:若文章首段提到“online classes”,后续段落可能围绕其优缺点展开,需选择衔接词(如 “However, challenges exist”)。 2、分析选项功能标签 分类标注: 观点引入(e.g., “In my opinion”)→ 段首 举例说明(e.g., “For example”)→ 段中 总结结论(e.g., “Therefore”)→ 段尾。 技巧:选项含“This/These”时,需前文有明确指代对象。 3、逐空匹配,验证逻辑 段首空:优先选主题句或过渡句(如承上启下句)。 段中空:关注前后句的因果(because)、对比(on the other hand)等关系。 段尾空:选总结性选项(如“in conclusion”)或解决方案。 4、代入检查与排除法 代入验证:将选项代入空格,通读段落确保逻辑连贯。 排除干扰:剔除含无关关键词或与上下文矛盾的选项。 三、2025 年命题趋势预测 1、话题贴近生活与本土文化 预测方向:可能涉及福建非遗(如木偶戏)、环保行动(如红树林保护)或科技应用(如 AI 翻译)等主题,强调实用性。 示例:以“Fujian Puppetry”为题,考查文化传承的逻辑衔接(如“However, modern techniques are being introduced”)。 2、题型设计新特点 跨学科融合:如结合地理(气候影响)与环保(节能措施),需综合多领域知识。 干扰项升级:选项可能包含原文词汇但逻辑错误(如偷换主语或时态)。 3、高频考点分布 逻辑推理题(50%):转折、因果关系判断。 代词指代题(20%):需回溯前文确定指代对象。 结构题(20%):段落主旨与总结句匹配。 细节衔接题(10%):时间、地点等细节补充。 四、备考建议 1、强化逻辑推理训练 每日一练:限时完成 5 篇五选五,标注逻辑信号词(如 however/for example)。 错题归类:按错误类型(逻辑误判/代词混淆)总结高频问题。 2、积累高频话题词汇 本土文化:如“Hakka Tulou(客家土楼)”“Fujian lacquerware”。 科技环保:如“renewable energy”“smart grid”。 3、真题模拟与结构分析 精析福建真题:如 2024 年“AI 翻译系统”说明文,标注段落逻辑词(therefore/however)。 仿写段落:根据提纲(如“如何保护视力”)练习逻辑衔接词使用。 4、提升长难句拆解能力 每日拆解:分析含从句的复合句(如定语从句嵌套状语从句),明确修饰关系。 【基础试题】 A 阅读短文及文后 A~E 选项,选出可以填入 1~5 各题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What does it mean to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