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15214

21 古代诗歌五首 游山西村 课件

日期:2025-05-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961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时间:第 十三 周 课时:共 1 课时 本课时:第 1 课时 课型:新授课 部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课外古诗之《游山西村》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1.一读,指读题目,读字音,读作者,读节 奏。 2.二品,品味诗歌,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 感,蕴涵的道理。 3.三诵,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 扬顿挫。 4.四背,背诵诗歌。 诗歌的“四步”阅读法: 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方法: (游记抒情诗) “游”交代的是 ,“山西村”是 。 解析题目: 游山西村 这是一个动宾短语,有动词“游”和名词作宾语的“山西村”组成。 主要事件 地点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极力 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诗人简介: 写作背景: 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当时诗人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糊的三山乡。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学习目标:   1.学习诗歌的格律常识。   2.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3.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学习重点: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学习难点:颔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一读,整体,了解诗歌知识: (七言律诗) 押:un、en 韵脚:浑、豚、村、存、门 朗读节奏:上四下三,即00/00/000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大致了解诗歌。 2.默读,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③淳朴的风土人情。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 (体裁),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的推移和 的转换来叙述。 七言律诗 游 时间 空间 ①村民的热情好客; ②优美的景色; 二读,整体感悟: 3.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 ,流露出诗人 的情感。 淳朴的民俗 热爱农村生活 诗词解释及句意理解。 莫笑农家腊酒浑, (“浑”指酒水混浊,指酒的质量不好)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 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赏析诗句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的菜肴极为丰盛,何况农家主人又是那样热情待客。 从“丰年待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 的特点。全诗表现 的气氛。 热情 热烈或和谐 (绿柳繁茂荫浓,鲜花鲜艳明丽)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词解释及句意理解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的时候。 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赏析诗句 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突出了山村景色的优美。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间行走,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疑无路”后,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柳暗花明”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时豁然开朗的喜悦兴奋的心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融写景与说理于一体,不单是欣赏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后来常用以形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